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侯卫东官场笔记全集 > 分节阅读_288

分节阅读_288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东率领县委副书记高小楠以及组织部长等相关人员请赵东一行吃饭。

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朱民生来到了沙州市以后,出于对组织部门的深厚感情,对市委组织部进行了改革。以前的科统统变成了处,整个市委组织部设有十个处室:办公室、机关干部处、县区干部处、综合干部处、人才处、干部教育处、干部监督处、组织处、党员教育管理处、党员电化教育处。

按惯例,在岭西,市级组织部门的内设机构被称为科或室。此时变成了处,处室领导人在级别上其实还是正科,可是名头变成了处,听起来就有些吓人。

赵东衣着整洁,样式与县镇干部差不多,胜在品质优良,穿在身上自然不凡,加上光亮的手表,显得更有品位。他道:侯书记,双河镇的基层试点工作总体上还是不错,硬件设施搞上去了,资料也不错。不过,今天在村里,有一个问题值得大家警惕,这或许是全市基层组织的通病。

侯卫东道:赵部长,是什么问题?我们马上整改。”我翻了翻花名册,全村六十八个党员,只有五个是三十岁以下,有三人是近两年人党的。党员老化严重,死亡的党员比发展的党员还要多,这样下去,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如何体现和保证?

县委组织部长李致道:成津县可能还稍好一些,由于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所以还能留得住年轻人,党员发展的条件还好一些,其他缺少矿产又没有企业的县,真正优秀的农村青年百分之九十五都到沿海打工去了。支部就算想发展党员,也找不到好苗子。有的镇为了选一个基本合格的党支部书记,镇党委都要费很多周折。

赵东为此深有担忧/d/130/130511/,道:基层组织试点放在成津县双河镇,你们就得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将赵部长一行送到了县委招待所,侯卫东对县委副书记高小楠和组织部长李致道:高书记还没有到我家里坐一坐,今天到了门口,不进家门,可是说不过去。

高小楠是分管宣传口的副书记,为人低调得让侯卫东觉得窝囊,这种人最适合变成团结和依靠的力量。

以前有周昌全作为后盾,侯卫东将大多数精力花在做事上,如今周昌全走了,他敏感地感觉到一丝危机。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成为了他的自觉反应。

等到三人进了后院,不用侯卫东招呼,春天就准时出现在面前。她为三位领导泡了茶,削了水果,然后很规矩地离开。

喝着茶,侯卫东道:今天赵部长给我们提了很好的意见,组织部要尽快拿出意见。

李致是老组工,赵东这一番指示,在她耳中甚为平常。她笑道:这事也是年年提,但是要发展党员总得符合条件,否则就是滥竽充数。

“正因为有困难,所以市里才要通过试点寻找典型经验。县委要通过机制变化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将优秀党员吸引到党组织身边。高书记,你说对不对?

高小楠笑道:事在人为嘛。这句话其实是一句放之四海皆准的废话,在很多场合都很管用。

“双河镇的温贡成开拓精神不足,如今基层组织试点工作放在了双河镇,掌舵人得找个思想更敏锐的年轻人,你们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绕了半天,原来是想拿下温贡成。高小楠这才明白了侯卫东的心思。

李致对此并不觉得意外,成沙公路双河段进展极不顺利,侯卫东数次提出批评意见,话里话外已有换人的意思。她顺着侯卫东的话道:双河镇是试点镇,得找理论水平高,又长于做群众工作的人去掌舵。县委组织部温永革或者宣传部梁勇,都是合适的对象。

侯卫东问高小楠,道:梁勇工作水平如何,高书记最有发言权。高小楠在县委素来没有发言权,宣传口多年没有提拔干部,这对他来说很不利。此时见侯卫东主动征求意见,就顺水推舟地推荐了宣传部副部长梁勇。

征求了高小楠和李致的意见,侯卫东一语定乾坤:梁勇理论功底深,又有一定实践经验,是合适人选,在下一次常委会上,由组织部提出此事。‘在他的计划中,双河镇党委书记温贡成、县委办主任胡海、县国土局长老苟都在方杰通讯录中,必须拿下。

高小楠回到办公室,马上就给宣传部副部长梁勇打了电话,道:梁勇,有一个好消息。

宣传部在成津县委当中是一个弱势部门,这不是宣传部门的问题,而是分管宣传的副书记高小楠的问题。他虽然是副书记,可是说话还不如普通的县委常委管用,因此宣传系统提拔的官员就少,为了此事,宣传系统的官员们有不少腹诽。

高小楠对手下官员的意见心知肚明,一时也无法改变现状。今天被侯卫东邀请到了县委小招待所后院,一起研究了双河镇党委书记的任免,心中不免高兴,急急忙忙就将好消息告诉了小梁副部长。

梁勇没有想象中的兴奋,道:高老师,到镇里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熬得回来,而且我没有到镇里工作过,恐怕到时搞不好工作,给您丢脸。

高小楠正在兴头上,此时就被泼了一盆冷水,道:小梁,你的目光短浅了。双河镇是市委组织部试点镇,市委组织部几位领导经常到双河,干得好,这里就是你的政治资本。

双河镇正处于矛盾的焦点,政府下决心改善成津县的交通,而村民要保住有限的蔬菜地。在这个地方当书记,搞得好就是政绩,搞不好就永无翻身之日,这是梁勇不太愿意到双河镇的真实原因。

只是高小楠说得这么肯定,一定是在侯卫东那里得到了消息。梁勇很快就想明白了这一点,马上改口道:感谢老师的指点,人生能有几回搏,与其在机关养老,不如到第一线去闯荡一番。

高小楠这才欣慰地笑了数声,夸道:小梁,不愧为我的学生,以后你有了大出息,我这当老师的也为你骄傲。

高小楠大学毕业以后,曾经在成津县一中当过几年老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他很优秀,所教的第一个班参加高考,语文平均分数排在了全沙州市班级第二名,这是成津县高考语文最佳成绩。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没有哪一个班级超越这个成绩。

梁勇当时就是班级的语文科代表,深得高小楠喜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