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40
七娘子本待从浣纱坞出正院,童妈妈却带了她直接出了外墙上开的小南门,进了夹道。
“太太在前院见西北来的庄头,满院子的东西,还有好些年轻外男。”董妈妈解释,“方才进来的时候就觉得扰乱,七娘子您水做的人儿,可别被冲犯了——从这儿走倒还更近些。”
虽说玉雨轩的下人时常从夹道进出,但七娘子本人还是第一次走这条夹道。
不禁好奇地环顾左右。
这条内夹道和正院、外院之间的外夹道遥遥对照,两边夹住正院,外夹道往左走,就是七娘子上了多年课的家学,往右走是往翰林府的小门,内夹道往左是余容苑,往右是垂阳斋。小南门就开在垂阳斋外侧,只要拐几步就是夹道门,出去直通衣锦坊,守夹道门的婆子若是愿意行个方便,玉雨轩的下人进出就相当方便了。
“倒是从来没有从这里过外偏院。”她和童妈妈闲话。
这条外夹道也显得很是荒凉,一条路上就只有董妈妈和七娘子两个人,远远的夹道那头,还能看着守门的婆子。
童妈妈也笑,“垂阳斋没收拾起来之前,也不愿意从这里过,一整个院子被封着,难免荒凉。”
就指点给七娘子看,“垂阳斋里的两株柳树,多年来一直半死不活的,说来也怪,前年把翰林府买下来以后,太太请了道士来看风水改格局,那边一改,这边的两株柳树倒活了。老爷知道了,都笑说是奇事。”
七娘子也驻足往垂阳斋里看。
许凤佳白天是从来不在总督府呆着的,倒没什么好忌讳的地方。
正巧迎面来了两个仆妇,向七娘子见过礼,又拉了董妈妈,“今年正月里办喜酒……”
都是下等仆妇,嗓门也大,董妈妈扫了七娘子一眼,见七娘子还在打量那两株柳树,就把几个相识带到了通往垂阳斋的月洞门边上,低低地说了几句话。
七娘子也只好继续做观赏状,一边思忖着董妈妈话里的意思。
才一分家,杨家的地气就盛,柳树就活。这事,也有几分玄妙的味道。
正在出神,就看到许凤佳一边和九哥说笑,一边从屋角绕到了院子里。
大冷的天,他却光了上身,露出了一身的修长紧实的肌肉。还有大滴大滴的汗不断自下颚滚落,滴到蜜色胸膛上,再一路滚下劲瘦腰肢,消失在淡金红色的下裳中。
一并九哥都是满头满脸的红涨,虽没有如许凤佳一样豪放,却也只穿了中衣,把外袍挽在手中。
七娘子不禁瞠目结舌,露出了难得的震惊。
许凤佳原本边行边说,倒也没有注意到院门口,无意间一个扭头,就和七娘子对上了眼。
作者有话要说:请跟我一起狼嚎吹口哨哈哈哈哈哈哈
ps谢谢的地雷和fiona781109同学的火箭炮,咻~
------
隐私
七娘子进了外偏院还有些脸红心跳。
给大老爷念信的时候,一不留神就读串了行,跳掉了两句。
忙红了脸向大老爷致歉,“是小七走神了。”
大老爷就格外多看了七娘子一眼,“咱们家小七今儿有心事?”
话里倒多出了难得的兴味。
七娘子一下就出了一身的冷汗。
在大老爷跟前,她一向是规行矩步,从来不敢放松。
和这个老狐狸江南王比,自己的那点手段,不过初级中的初级……一双眼一扫过来,好像就能看穿自己心底的那些弯弯绕绕。
她连忙收摄心神,笑着推脱,“进了腊月,家里的事也多,玉雨轩的人事又有变动,女儿就走了神了……”
“噢。”大老爷也不知信了没有,笑着长吟了一声,也就不再理会。
七娘子忙找到了跳过的那一行,重新为大老爷念了起来。
“连年西北收成都不大好,眼下江南又有盛事,愚弟不才,盼望领略江南风景,已有多年……”
这个人文理不好,写得信直如一篇大白话,语意又重复拖沓,七娘子读着读着,不禁就又走了神。
想起了许凤佳讶然的神色。
不知不觉,她又跳读了一行,前言,已是搭不上后语了。
大老爷不由掀了眼皮,带了三分慎重地打量起了七娘子。
这个女儿素来是文雅娴静,处事之仔细,竟是不下于衙门里最得重用的那一批师爷,不论是什么工作交代到她头上,从来都是兢兢业业,用了十二分心思,几乎从不出错。
否则自己也不会这样看重,一径试用,就屡屡让她来外偏院侍奉。
怎么今天一反常态,频频走神……
玉雨轩的人事变动,就这样让她费心?
他就又垂了眼,不动声色地思忖起来。
还是七娘子自己读了几句,才发觉了不对。
不由红了脸喃喃请罪,“女儿心绪浮动,叫父亲见笑了。”
就咬着唇垂下头,望住了脚尖,一脸的愧疚。
七娘子转过年就十四岁了。
虽然比不上六娘子的容色,但也自有过人之处,此时再一咬唇,洁白的贝齿轻轻陷在花瓣一样的双唇里……
也有了一股婉转动人、袅袅娜娜的豆蔻风姿。
大老爷心中一动。
一时之间,真是心绪万千。
面上却是分毫不露,款款起身,亲自携了七娘子的手走到书案前,温言安慰,“人呢,都有心浮气躁的时候。犯错,也是难免的事,给爹爹念信,就算念错了几回,也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又亲自动手,拾掇起了书案前散放着的各色信件。
七娘子就默不做声地给大老爷打起了下手。
“只是将来出嫁了,到了夫家,就不能像在娘家一样随性了,有什么事儿,都要压在心底,回了自己的屋里,再行发作。”
大老爷就亲自执了墨条,七娘子忙执盏往砚盘上倒了少许清水,他就一手捏了松烟古墨,缓缓在端砚上绕起了圈儿。
“须知道,修身养性,靠的就是水磨工夫,”他注视着墨色丝丝缕缕地在清水中漾开,一面缓缓地道,“年轻的时候,你爹也是性如烈火,这么多年的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