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鬼吹灯之云南虫谷 > 分节阅读_34

分节阅读_34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因为这种放射性物质非常不稳定,时强时弱,可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放射性元素比较活跃的一个时期,所以我们所见的坠机残骸都是那个时期的,但是根据我们身上的电子设备受干扰的程度,最近它又开始活跃了,如今不同于古代,现代的空中交通越来越发达,为了避免以后再有惨剧发生,只有再想办法冒险回到山洞中部,设法毁掉这件神器。

那枝“黄金龙虎双首短杖”,虎头的一端,应该是用来关闭“蟾宫”的。那作为“蟾宫”的铜匣,也许可以用来屏蔽礌性炙密物,如果那样起作用的话,便尽量争取不损毁这件东西,毕竟这是古文明的瑰宝,不是说毁就下得了手的,把它沉入深潭,使其永久的长眠于水底,与时间同朽,也是个不错的归宿。

我忽然想起那张“人皮地图”背面的话来,但是记得不太确切,连忙让胖子取出来观看,只见其背面对“献王墓”的注释中有一大段写道:“神魂漭漭归何处,碧水生玄显真形,龙山入云,虫谷深陷,覆压百里,隔天断世,三水膴膴,堇荼聚首,各守形势,中镇天心有龙晕,龙晕生处相牵连,隐隐微微绕仙穴,奥妙玄通在此中,隐隐是谓有中之无也,微微是谓无中之有也,其状犹如盏中酥,云中雁,灰中路,草中蛇,仙气行乎其间,微妙隐伏,然善形吉势无以复加,献王殪,殡于水龙晕中,尸解升仙,龙晕无形,若非天崩,殊难为外人所破。”

“人皮地图”背面这些近似于青乌风水中的言语,是单道那“献王墓”所在仙穴的好处,最后一句却出人意料,提到了“天崩”一词,当时我们无人能解其意,甚至猜测有可能是指有星坠发生的特殊时刻,才能有机会进入王墓的玄宫,但是自入“遮龙山”以来,见到了很多坠毁飞机的残骸,很难不联想到“天崩”是指落下来的飞机撞破了墓墙。

不过这王墓上的“龙晕”尚在,我以前并不以为世界上真的存在这种仙穴,觉得那只是夸大其词,危言耸听的某种传说。因为就连《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中,都只说“神仙穴”不可遇,不可求,因为其需要的元素太多,缺一不可,仅仅只在理论上存在。

现实中当然不会有千年不散的百道七彩水虹聚集一处,但是身临其境,才知道原来统治阶级除了长生不老以外,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那献王竟然能改格局,硬是改出这么个“龙晕”来,在风水学的角度来看,所谓“龙晕”是指“清浊阴阳”二气相交之处,那层明显的界限,这层界限不是互相融合的区域,而更像是天地未分时的混沌状态,正是常人说的“低一分是水,高一分是气”,“龙晕”正是不高不低,非水非气,而是光,凝固且有形无质,千年不散的虹光。

听shirley杨说这附近有“礌性炙密物”,我才想到,正是这块石头,使虫谷内负线性离子增大,几乎无云无雨,让瀑布群升腾的水气难以挥发。在绿色大漏斗上空,形成了一层只在传说中才有的“龙晕”,原来这是一种人造的光学现象。

说话间我们已经在“栈道”上走了许久,恰好经过那层“天宫”下的“龙晕”,以前只觉得彩虹远在天边,此时竟然从中穿过,只觉得像是进入了太虚幻境,自己则变成了仙人一样,三人都忍不住伸手去摸那四周的虹光,当然是都抓了个空,一个个都咧着嘴傻笑,突然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念头:如果这是梦境,最好永远不要醒来。

不过那片七彩虹光极薄,很快就穿了过去,刚才美妙的感觉荡然无存,只是感觉爬这栈道爬得腿脚酸疼,下来的时候容易,此时向上攀登才觉得这一圈圈的螺旋栈道十分漫长,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才算是绕到了“天宫”的殿门之前。

我指着面前的殿门对shirley杨和胖子说:“如果天乩中所描述的天崩,就是那些发生空难的飞机,那么我想这应该是符合的,潭底的石壁已经被机头撞出一个大洞,只是还不能肯定那洞中是否就是玄宫,摸金校尉纵然能分金定穴,却定不出这神仙穴的规模,不过咱们在王墓的宝顶中来个地毯式搜索,倒也不愁查不明白,里面一定隐藏着很多秘密。”

142凌云宫会仙殿

站在“天宫”般宏伟华丽的宫殿正下方,感觉整个人都变得无比渺小,“宫殿”这种特殊的建筑,代表了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与成就的全部精髓,是帝王政治与伦理观念的直接折射,早在夏代的时候,中国历史上便有了宫殿的雏形,至隋唐为巅峰,后世明清等朝莫能超越,只不过是在细微处更加精细而已。

“古滇国”虽然偏安西南荒夷之地,自居化外之国,但最初时乃是秦国的一部分,王权也始终掌握在秦人之手,到汉武帝时期,所建造的这座“献王墓”,自然脱不出秦汉建筑的整体框架,外观与布局都按秦王制,而建筑材料则吸取了大量汉代的先进经验。

正殿下有长长的玉阶,上合星数,共计九十九阶,由于地形的关系,这道玉阶虽然够宽,却极为陡峭,最下面刚好从道道虹光中延伸向上,直通殿门。大殿由一百六十根楠木作为主体而构成,金黄色的琉璃瓦铺顶,两侧高耸盘龙金桂树,雕镂细腻的汉白玉栏杆台基,更说不尽那雕梁画栋,只见一层层秦砖汉瓦,紫柱金梁,都极尽奢华之能事。

这些完全都与“镇陵谱”上的描述相同,在这危崖的绝险之处,盘岩重叠,层层宫阙都嵌进绝壁之中,逐渐升高,凭虚凌烟之中,有一种欲附不附之险,我们三人看得目眩心骇,沿山凹的石板“栈道”登上玉阶,放眼一望,但见得金顶上耸岩含阁,悬崖古道处飞瀑垂帘,深潭周遭古木怪藤,四下里虹光异彩浮动。遥听鸟鸣幽谷,一派与世隔绝的脱俗景象,若不是事先见了不少藏在这深谷中令人毛骨耸然的事物。恐怕还真会拿这里当作一处仙境。

而现在不管这“天宫”景象如何神妙,总是先入为主的,感觉里面透着一股子邪气,不管再怎么装饰,再如何奢华。它都是一座给死人住的宫殿,是一座大坟,而为了修这座大坟,更不知死了多少人,有道是:万人伐木,一人升天。

白玉台阶悬在深潭幽谷之上,又陡又滑。可能由于重心的偏移,整座宫殿向深潭一面斜出来几度,有种随时翻进深潭的可能,胆色稍逊之人,都无法走上“天宫”。胖子在“栈道”上便已吓得脸上变色,半句话也说不出来,此刻在绝高处,双脚踏着这险上之险的白玉阶,更是魂不附体,只好由我和shirley杨两人架着他,闭起眼来才能缓缓上行。

走到玉阶的尽头,我突然发现,这里的空气与那层“龙晕”下面,竟是截然不同。“龙晕”下水气纵横,所有的东西,包括那些藤萝,“栈道”的石板,都是湿漉漉的好似刚被雨淋过,而我们现在所在的天宫却极其凉爽干燥,想不到一高一低之间,空气湿度差了那么多,这应该都是“龙晕”隔绝了下面的水气的作用,这在清浊不分明的环境中,才让宫殿建筑保持到如今,依然如新,果然不愧是微妙通玄,善状第一的神仙穴,那“天轮龙晕”的神仙形势,确是非同凡俗。

这段玉阶本就很难行走,又要架着胖子,更是十足艰难,三人连拖带爬,好不容易蹭到阙台上,我问shirley杨要了“金刚伞”,来至殿门前,见那门旁立着一块石碑,碑下是个跪着的怪兽,做出在云端负碑的姿态。石碑上书几个大字,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