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77
——那是他们往前走的动力。
89
89、第22章...
做演员和做导演在心态上的差别,不真正体会,是很难说明白的。
英鸣再见到董晓,感觉眼前的男人从里到外都变了不少,曾经很在乎的仪表的人现在就穿着一件很普通的夹克,里面一件浅色的衬衫,头发并没有刻意的留长,还是跟他以前的发型差不多,戴了一顶牛皮帽,架了一副茶色的太阳镜,走进咖啡屋的时候视线扫了一圈看见边上的司基和英鸣,然后两手插在兜里不紧不慢的走过来。
等坐下了一开口,英鸣终于找到了一点这人他以前就认识的熟悉感。
董晓没有摘眼镜也没有摘帽子,司基往里面让了一下他就坐在英鸣对面,抬了下下巴:“好久不见。”
声音很沙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受伤的缘故。
英鸣看着董晓,目光没有集中在他的疤上,但是也没有故意避开,司基在旁边看着他们俩这种微妙的气氛扬了扬眉,然后很轻的咳嗽一声:“既然人都到齐了,就干脆说清楚吧。”
董晓显然没有先开口的打算,三个人各自沉默了一会,最后先发问的还是英鸣,他看着对面的董晓:“为什么选择我?”
演员做导演的,圈里并不少,他跟董晓私交谈不上,恩怨也谈不上,共同利益更没任何关系,基本上不具备一切合作的先决条件。
而对于英鸣这么直接的发问,董晓则很浅的笑了笑,似乎也并不意外,他很轻的点了下头:“因为你便宜。”
这个回答一出,司基挑了下眉,英鸣笑了。桌上放着电影的剧本大纲,详细的内容司基坚持等他签约的时候再说,不过故事的脉络很清晰,很出乎意料,剧本竟然不是一般的都市小品风,是要讲三个是特种部队的授奖士兵退役之后,在社会上重新适应生活,开始自己人生的故事,英鸣拿到这个大纲的时候很意外,实话说这真的不太象董晓的风格。
司基说剧本是董晓的构思,朋友的执笔。因为正牌的执笔编剧是写小说出身的,所以整体的故事性会很强。
英鸣对这个剧本非常感兴趣,总觉得如果好好拍,可以拍出一些不太一样的东西。
可是,也正是因为这个题材他很有感觉,在跟董晓他们的合作上,反而就更有保留:“我并没有做导演的经验。”
“司基也没做过演员。”
董晓接的很自然:“我更没做过发行。”
他们这次,三个人挑战的都是自己之前并没有涉及过的范围,尤其是说服司基站到镜头前面,委实费了董晓一番功夫。
可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噱头。
演员做导演,导演做演员,用自己另外一个视觉角度来看待一部电影的拍摄过程,摒弃掉已经形成习惯的经验积累,更注重自己的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