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36
-------------------------
《于中好》:“独背斜阳上小楼,谁家玉笛韵偏幽。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惊节序,叹沉浮。浓华如梦水东流。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全书完)
—————————————————————————————————————————
《于中好》
独背斜阳上小楼,谁家玉笛韵偏幽。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
惊节序,叹沉浮。浓华如梦水东流。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写在后面的话:
春晚到目前为止算是暂告一个段落,自己十分不满意,这样仓促。写春晚以来,得到许许多多热心朋友的帮助,特别要感谢小龙、桐桐、冰木琴几位mm,提供了那样多的资料,特别要感谢右倾,辛辛苦苦的小蜜蜂,还有小龙,一点点的帮我搬着文章。同时要感谢木木、花花、2号、小翠、清歌、猪妈、灌木、波波、娜娜……啊,还有慷慨大方的金主,亲一个先……还有好多好多的朋友,若没有列出名字,请大家表见怪,某匪就是这样的记性,若漏了谁的名字,请踹某匪三脚出气。特别感谢替春晚留言、写评的看官大人们,谢谢!认识你们,是我最大的幸福。
写春晚以来,心情一直起起落落,许多朋友看在眼里,说了许多话安慰我,十分十分的感动,在这样虚无的网络,可以见到这样真诚的情谊,谢谢!鞠躬!
这个算作是a版春晚,等到有时间,我想我还是照起初的大纲写出b版来,那将会是一个更郁闷、更悲伤的故事,而且会很长,并且会试图侧重于人性,不再这样重于写情。那里面的小玄子,会更接近历史,而不会像这一版里的儿女情长,想来大家不会有兴趣看,所以请大家原谅。
某匪是很情绪化的一个人,若是在与大家交流中,曾有什么言语不周的地方,请大家谅解。今天是元宵节,祝大家花好月圆,良辰良人,及时行乐。
最后鞠躬,下。
啊,差点忘了,今天有写一艘大船,不知大家看出来没有,贼笑一下,清清嗓子,那首yàn • qíng词,嗯嗯……请大家自行想像……
碎片
看到下面一位mm要求,我就贴过来。一些零乱的片断,有些是从字纸篓里翻出来的。
狗血的片断,写时也抱着写着玩的心态,大家看过就看过,算作是一笑罢了。
《闻喜》
方是初夏,天气颇有暑意了,石榴花已经开得略显颓残,花瓣锦簇的外端,有些地方已经发了黑,那花本就灼红如火,这一点黑,直如焚到尽处的灰烬,无端端的夹在翠色的叶间,格外分明。李德全本来就没好气,叫过专管花儿匠的太监鲁奉年,指着那石榴就训斥:“你瞧瞧,你好生瞧瞧这是什么?连花都开焦了,也不晓得拾掇?你们成日大米白面的吃着,自己个儿的差事,怎么就不肯上心?回头要是万岁爷瞅见了,失了咱们的脸面,看不传大板子打折你们的狗腿!”
他是总管太监,宫中自各处首领太监以下,无不听从他的差遣,鲁奉年被训得唯唯喏喏,忙带了人去收拾,等皇帝歇了午觉起来,乾清宫外的一溜儿石榴花盆早已经全被挪走,换上了数只景德蓝大缸,里头种的新荷方自舒卷,亭亭的翠色,令人眼前一亮。
皇帝见着那荷叶方只寻常团扇大小,鲜翠欲滴,不由伫足玩赏,荷下水中照例养着几尾金鱼,清波如碧,翠叶如盖,红鱼悠游,李德全见他负手看鱼,忙道:“这下午晌的日头毒,奴才命人拿伞来,替万岁爷遮一遮。”皇帝头也未抬,只说:“不用。”见阳光照着水极透彻,那鱼在里面,若半空来去,直如柳河东所言:“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正看到出神处,忽听李德全低声道:“奴才有一事,回奏万岁爷。”
皇帝唔了一声,依旧望着那倏忽来去的金鱼,随口道:“你说吧。”
李德全想了一想,还是先请了个安,口气也有意放轻快了:“奴才给万岁爷道喜,太医院的刘大人刚刚去替卫主子请了脉,说是卫主子有喜了。”
这句话本来极长,他说的又快,皇帝仿佛乍然没有听清楚,眼睛直直的盯着那缸里的鱼,过了半晌,突兀的转过脸来,那太阳正照在脸上,白花花的极刺眼,李德全瞧不出他脸上的神色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正在惴惴不安时,皇帝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最要紧的事情来,蓦然掉头就往外走。
李德全唬了一跳,连忙赶上去,见皇帝步子极快,心中纳闷,只来得及向身后的太监丢个眼色,气吁吁先追上去。连声叫“万岁爷”,皇帝只是不答腔,步子却是越走越快,日常的仪仗近侍这才远远追随出来,皇帝径直出了隆福门,从夹道往北转去,一直走到翊坤宫外,近侍的太监方执着仪仗追上了,李德全早已经是一身大汗,眼瞧着前面的宫墙,如赤色巨龙,连绵向北,他心里已经明白过来,只紧紧跟在皇帝后头。
从体和殿往西一转,一座殿宇已经近在眼前,皇帝一鼓作气疾步走至此间,额上全是细密的汗珠,猛然一抬头瞧见殿前所悬满汉相璧的匾额,突然脚下一滞,就立在了那里,止步不前。李德全忙道:“奴才打发人进去请主子出来接驾。”
皇帝默不作声,过了片刻,却慢慢转过身来。李德全微感诧异,可是知道皇帝的性子,不敢驳问,皇帝那神色倒还是寻常,只是眉目略有疲乏之意,像是适才一阵疾走累着了,又像是若有所思,其时日过晌午,夹道间宫墙高耸,极是荫翳凉爽,李德全见皇帝脸上全是汗,忙命近侍取了手巾来奉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