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4 章
“孙儿原一回来就该来老太君这里请安的,怎奈被父亲喊去了书房商谈要事,这才来晚了。老太君惯是菩萨,宽宏大量,如何会与她一般见识呢,她来老太君这里,孙儿是再放心不过的了。”
沈翕一番话,说的老太君心里还算宽慰,不管真假,最起码这小子还不敢明面上找她兴师问罪的。
要丫鬟扶着她坐了起来,指了指屋外,说道:“你进来时,没看见?”
沈翕鼻眼观心:“看见了。定是她有什么做的不好,才惹了老太君生气,老太君教训她也是她的福气,她如今怀了身子,将来也是要做母亲的人,老太君此时教导她亦是正理儿,跪个一时半刻也没什么要紧的。”
老太君吊着眼梢瞧了瞧面前的大孙子,芝兰玉树,品貌上佳,又有那般的才学,不禁想道,若他真是他们沈家的嫡长孙,那该有多好,只可惜啊,事不遂人愿,沈家子孙里最出色的,偏偏不是他们沈家的种!老太君想起来他娘当年做的那混账事,心里头就有火星儿冒出来,原以为娶了个好媳妇进门,没想到不到七个月就给她生下了这个孩子,后来好几次,她去质问国公这孩子是不是他的,国公也只是支支吾吾的不与她说实情,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再加上,沈翕这孩子生下来就和沈家的其他孩子不一样,无论是长相还是性情,没有一点他们沈家人的样子,她是看着他与国公一日日生分下去,而国公在私下里做的那些事,她多少也是知道的,并且没有阻止过,既然不是沈家的子孙,那苛待他又如何呢?小时候的沈翕又瘦又小,经常满身的伤,来给她请安,她也不会给他多少好脸子,身边亲近的婆子丫鬟也看出了端倪,平日里没少欺负这孩子,她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只当没看到。
原想着这孩子废了就废了,没想到他还真是越大越成气候。十二岁的时候就能负担自己所有的生计,她不让府里拨公子姑娘们都有的份例给他,他却也能自己挣到钱活下来,并且活的还很不错,再到后来,国公来告诉她,这孩子的身子出了些问题,她又以为,这孩子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不是亲生的,他能不能传宗接代,她又有多少关心呢?不能更好!又一次以为他这辈子就这样的时候,他却独自一人跑去考了科举,一路从秀才靠到了状元郎,再一次让她跌破了眼镜。
她是亲眼看着这孩子一步步走上来的,没有借助任何人的力量,独自一人也就走了上来。
不过,他走上来又如何呢?一个没有家族背景支持的状元郎,还不如人家一个探花郎,殿试之后,她以为这孩子就要一飞冲天了,可谁知道,圣上慧眼识珠,硬是把他这个状元郎给压在了最后,榜眼和探花全都得到了翰林院编修的职位,偏偏就他什么也没得到,就连封赏都很少,不得不说,她当时心里就像是松了一口气。
这孩子从小在府里吃了太多的苦,若真是给他一飞冲天的机会了,将来飞黄腾达,他是绝对不会帮着府里就是了,不仅不会帮着府里,他可能还会转过头来反咬他们一口,到时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桩烦事,既然如此,那就不能让他飞起来。
老太君心知肚明,这孩子在殿试之后就没了音讯,一定是国公在背后操作的,其他人可没有这个能耐,这孩子如今被闲置了两年,怕也是知道天高地厚了,所以,如今也没什么气焰。
这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