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4
r/>第一个女孩指了指那棵老榆树,大声说:“就是这里啊!”
跛足中年人脑袋“轰隆”一声,猛然反应过来——依然死死抓着他自行车的这个女孩,穿着一件红t恤,一条绿色牛仔裤!另一个女孩穿着一身白衣服!
他大脑一片空白,连跑都不会了。
穿红t恤的女孩还在说:“本来,这个房子是我的,我都住进来十几天了!她不知从哪里冒出来,说三十多年前她就占了这个房子……”
说完,这个女孩突然放开车把,一下抓住了跛足中年人的手:“我搬进这个房子那天,你是目击者,对不对?你说话呀!”
他猛地甩开对方的手,嚎叫着朝村里狂奔而去。
第五章:偶像和粉丝
一个长相奇丑的女子,三次敲响我的门,笑吟吟地推荐什么新产品。
我很恼火,警告说:“如果你再来,我就不客气了!”
几分钟之后,又有人敲门。
我从猫眼望出去,看到一个漂亮女子。于是,我打开门,礼貌地问:“小姐,你找谁?”
她说:“还是我呀。”
一边说一边把脸皮撕下来,露出那张奇丑的脸:“我向您推荐这种面具……”
现代社会,人们睡觉越来越晚。
白天是公司的,夜生活才是自己的。
众多电视台却保持着传统惯性,到了午夜,只是播一些无聊的连续剧,夹杂冗长的医疗广告,敷衍了事。
半年前,伏食所在的金像影视公司,根据午夜时间特点,制作了国内第一档午夜电视节目——作家讲述自己创作的恐怖故事。
这个作家在当地小有名气,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本书中,我把他的真实名字隐去,叫他——“作家”。
也就是说,本书中的“作家”,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个人名。
午夜电视节目开播以来,收视率直线上升,效果很好。
作家今年38岁,一年前和太太离异。
孩子3岁半,跟了前妻。两个人分手后,前妻带孩子回了东北。
说起来,他算是国内第一个“演讲小说家”——在电视上“表演、播讲”自己创作的恐怖故事。
他不但善于编故事,而且喜欢表演。另外,他面部瘦削,眉毛浓密,鼻子高挺,眼神灵敏——特别上镜。
这个节目的投资方就是米嘉。
米嘉46岁,上海人,尽管她保养得很好,还是遮不住脸上一道道的皱纹。她的腿很短,很粗,小腹下垂,屁股后翘,就像一个刚刚动工的雕塑素材,有很多赘肉需要大刀阔斧地砍掉。
她给作家的演讲费并不高,为了出名,作家一直跟她合作着。
偶尔,如果米嘉需要,作家还会跟她上床。
两个人莋爱时,作家的神情更像在奉承领导。
半年前,午夜节目刚刚开播的时候,金像影视公司在西京大学搞了一次见面会。那一天是9月16日,中国脑健康日。
作家坐在台上,讲述自己的奋斗史:
我的家乡在中国最北部的大兴安岭,那是藏在大山皱褶中的一个小村子。
冬天,那里冰雪寂寞,一片银白。
夏日,那里的森林郁郁葱葱,与世隔绝。
小时候,我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孩子。读完小学,我就不再念书了,总是趴在“木刻楞”房顶上,静静望着远方,想心事。那里的天蓝得令人想哭。
家里养了一条黑狗,它也从来不叫不嚷,总是趴在院子里静静望远方——那时候,我就断定,这条狗跟自己一样,将是一条有出息的狗。
后来,我用一支瘦笔做拐杖,一路汗一路泪一路血,终于走出了大山。
接着,我从北方到南方,从海边到草原,从乡村到城市……千里走单骑。对于我,所有的归宿都是驿站,所有的驿站都是归宿。
21世纪第一天,我定居西京。
上帝保佑不甘平庸的人。
生们使劲鼓掌。
t型教室里,一大半位子坐了人,大家都聚在前面,气氛非常热烈。其中,女生占大多数。
只有一个女生,坐在最远最偏的一个位子上。
她穿着红t恤,远远地望着侃侃而谈的作家,神态很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