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766
锦湖商事成立以来通过各种手段在东南亚融资金资高达十六亿美元。这时候才陆续投出去六亿美元。东山岛建港工程以及千万吨级的钢铁产业基地等项目还没有迎来建设高峰期,目前虽然承担下东山钢铁的铁矿石进口业务。一方面东山钢铁消耗的铁矿石相对有限。另一方面锦湖商事的资本实力如此的雄厚。有更多的财务手段来减少对现金的占用。锦湖暂时是没有资金压力的。
只不过锦湖真要将中海油24%的股权包圆,那就不是普通的财务投资了。而是战略投资。控制中海油24%的股权。就能直接影响中海油的发展方向。对中海油的管理层进行渗透。
中海油以及中海油背后的中海石油总公司是中国发展海洋石油能源战略的唯一力量。也可以说是此时全部的力量,怎么可能允许其他资本势力在发展战略层面对其施加影响与渗透?就算中央高层犯迷糊开了这口子。那些海外石油巨头与其他的资本势力闻着肉腥味也会垂延三尺,蜂拥过来。将锦湖挤开。
即使是通过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公开市场参与的财务投资。锦湖也不能太出风头。直接出三亿美元出来参与新股发行、持股比例达到%也差不多是极限了——融资顺利的话。持股比例控制在5-6%对锦湖商事的财务结构最为有利。
□□□□□□□□□□□□□□□□□□□□□□□□□□□□□□
叶建斌、孙尚义与刘成卫等一行人走进来。加上随行人员与司机。将不大的咖啡厅挤的满满当当。还有就是中海油的股票发行主承销商代表。
刘成卫也不介意张恪选在这样的场合见面。他这段时间来整天都在会议室之间辗转奔波。再看到会议室那种长长的会议桌都会有厌恶的感觉。还是这种小店里浓郁的咖啡浓香让人心情舒畅。
虽然锦湖承诺4亿美元的融资份额。剩下6亿美发行额压力也不少。特别香港媒体最近以来对中海油的负面报道颇多。刘成卫以及其他中石油总公司高层对这些问题没有处置经验,依旧非常的被动。
张恪请刘成卫等人坐下,开门见山的说道:“局势比我们先前预料还要不乐观。经济形势也有些动荡,北美气温转暖。北美地区的原油消费也渐疲弱。六月油价很可能进一步的下滑。我们还是讨论一下发行失败的替代方案吧。”
刘成卫不清楚张恪还能提出什么替代方案。直了直腰。注视着张恪。期待他继续说下去。
“不能发行新股。也可以在通过联合证券交易所发行债券。锦湖对债券的直接认购比例可以提到更高。确保中海油的融资计划能够顺利。”张恪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