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之官路商途未删节+续集 > 分节阅读_692

分节阅读_69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对冲基金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获利超过三亿美元,同一时期锦湖的净盈利也只有此数,但是对冲基金获得的只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洗出来的一笔巨额资金而已,而锦湖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从海州一隅走出来,已经发展成在行业内拥有举足轻重的位的庞大体系,其价值要远远超过三亿美元,因此而获得的社会影响力也是天差地别的。

金融投机与发展实业的优劣可以说是一目了然,再说锦湖商事要做强做大,也需要注入巨量的资金。

华人资本逃离印尼一直到十月中旬都没有停息,锦湖商事从中获得巨量的发展资金在内地市场进行股权、债权投资。

股权、债权投资通常都是长期投资,很难在短时间里见效,也很难短时间里撤离出来,但锦湖商事从印尼华商那里获得的资金却不是十分的稳定,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遭到密集的撤离。一旦发生这种情形,对根基尚不深的锦湖商事绝对是个严峻的考验,资金链一旦脱节,锦湖商事整体崩溃也不是很难想象的事情——很多根基不深又急于发展扩张的庞然大物都因为资金链上很小的一环出现问题导致连锁反应而轰然崩溃。

孙尚义、葛明德、叶建斌都希望能将对冲基金账户里的巨额资金洗到锦湖商事旗下,在进一步提高锦湖商事资金实力的同时,也加强锦湖商事财务结构的安全性。

当然,能有一个秘密设立的对冲基金掌握在手里,有时候也能够提供一些特殊的方便,断然将对冲基金取消掉也不合适。

最终讨论出来的方案,就是张恪、孙尚义、葛明德、叶建斌(代表叶家)在对冲基金账户里保留一亿美元的资金,与尼克·里森所领导团队的八千万美元巨资(这是尼克·里森所领导团队在过去一年多半里的获利)放在一起对全球金融市场进行投机运作,张恪他们则提取两亿多美元的利益借着华人资本撤离印尼的混乱洗入锦湖商事,如此一来,锦湖商事手里能够运用的资金总量达到惊人的八亿美元之巨,这还不计算之前向南洋海运进行股权投资的两亿美元巨资。

18日,张恪从香港返回建,人还刚下飞机就接到省委书记陶晋秘书柳志军的电话,说是陶晋书记想与他见一面。

第922章清白无人相信

与省委书记陶晋私下的接触不多,接到陶晋秘书柳志军的电话,张恪大概能猜到他找自己要谈什么。

张恪让傅俊开车送他去省委大楼见省委书记陶晋,正值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抹在西边水杉林的上方,乍短还长的金色光芒也不甚耀眼,远处的青山轻笼着一层淡紫色的暮霭,渐入晚云——张恪喜欢建邺入秋后的黄昏,百看不厌,只与相携看晚的人不同罢了。

虽说省政府、省委在同一栋楼里署公,张恪心想李远湖多半也晓得陶晋约见自己,在过来之前跟陆文夫通了一下电话,虽然跟陆文夫说了一下这次香港之行为东山岛建港筹措资金的一些进展,也提到马上要过来见省委书记陶晋。

陶晋站在窗前看着张恪乘坐的那辆奔驰车驶进院子里,他不能确认那辆奔驰车里坐的就是张恪——进入省委省政府大楼的豪华轿车很多,他又不会刻意的去记什么车牌号——算着时间张恪应该到了,他便坐到办公桌前静等着。

计划发展部运行局官员刘闻涛即将到海州担任市委书记的消息已经从不公开的渠道流传出去有近十天的时间了,陶晋相信锦湖方面应该更早一些知道消息,但是迄今陶晋还没有听到刘闻涛有与锦湖接触的消息。刘闻涛昨天就到建邺了,陶晋抽出时间与他面谈了一次,刘闻涛却是有意无意的避免主动去谈锦湖,这让陶晋心里隐隐有一些担忧。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这多少有些不正常——到海州担任市委书记,都回避不了面对锦湖的。

当然了,刘闻涛在中央党校里与张恪有过一次不期而遇,这是陶晋所不知道的,不过与陶晋所担忧的也没有多少区别,双方都保持冷漠的接触——刘闻涛看似热情的试探性接触,但是装痴卖傻的放弃与张恪直接沟通的机会,这其实也是冷淡。

陶晋心里也不喜欢中央的直接插手地方的人事安排,却又无法拒绝。除了东海省,中央组织部这次从部委抽调了一批司局级官员填充到地方上,这不同于一般的挂职锻炼,而是要培养出一批中坚力量的官员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这些官员通常都是有背景的。

“咚咚咚……”敲门声响了几秒钟,秘书柳志军推门进来汇报说,“陶书记,张恪来了……”

陶晋点了点,让柳志军直接请张恪进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