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78
?”
君逸之知道她不懂朝中的派系,也不知道吏部任命的细枝末节,指着朱县令的引荐人道:“他是洛阳知府,是太后的人。当时南阳县令丁忧,姓朱的还在开封知府那儿当幕僚,却是由他引荐至吏部,补了南阳县令的缺。疑点有二,一是举荐人,同为知府,若是隔了开封知府来引荐他,就不怕与开封知府撕破脸么?二是吏部每年不知收到多少封举荐信,况且每年从国子监结业的监生、每科进士、举人,未能补缺的,还不知有多少,为何他却能补缺?”
------题外话------
二更,10。30之前码不了一万字了,大概要到11点左右~
请还玉佩
俞筱晚点了点头,顺着这话道:“除非,他是早就得了某此人的赏识。
君逸之肯定地道,“正是如此,只是,为何不是皇叔呢?”
俞筱晚也深有同感,大舅父是一直是跟随摄政王的,若是说最近因为摄政王对他有了不满,他想找靠山,巴结上了太后,倒是能理解,可是四年前,在父亲还未过世的时候,他就已经跟太后的人联系密切了么?
其实这也是君逸之他们感到疑惑的地方,毕竟一开始,陛下最警惕的人,就是摄政王。而对于太后,不过是因为她喜欢为娘家争权势,陛下怕外戚当权,觉得有些烦罢了。但,若是四年之前的事,太后就已经插手了,而且没有告诉陛下一星半点的话,这说明,太后心里还有别的打算。
俞筱晚问君逸之,“那咱们要怎么办?”
君逸之道:“北王世子会亲自去一趟南阳,将他的口供套问出来,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是,要不惊动太后,可能时间会要长一点。”
俞筱晚的神情黯了黯,随即又笑道:“我知道了,我会等北王世子的好消息。”
因为当年的事有了新的线索,而且牵扯到了太后,君逸之他们又忙碌了起来。俞筱晚整日只在梦海阁中活动,除了正常饮食起居之外,她最爱到院子里散步,练功已经不敢了,怕对腹中的胎儿造成伤害,完全不练练身子,又怕生产时会承受不住。
这天俞筱晚正在院子里走动着,从文急匆匆地跑进来,远远站定施礼请安道:“二少夫人,二少爷让小的带一个人给您。”
俞筱晚好奇地问道:“什么人?”
一顶小轿从垂花门外抬了进来,从文将轿帘一掀,江兰怯生生地抱着一个小包袱走了出来。见到俞筱晚就麻溜地跪倒磕头,“给郡王妃请安。”
俞筱晚仔细端详了她几眼,只梳了一个简单的麻花辫,衣裳摆处有些破损,更多褶皱和灰尘,想是经过一番打斗的。就知道大舅父不会放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