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01
丫头小声地提醒正堂里讨论如烟与如霜讨论得兴高采烈的父子三人,楚王爷这才意犹未尽地收了口,叮嘱小丫头道:“去请王妃出来。”
今日朝中休沐,全家都要去给老祖宗楚太妃请安,楚王妃尽管一心窝的火,也只得板着脸同行。
楚王爷的亲弟弟仁郡王和郡王妃、世子君玮之及世子妃,次子君皓之已经陪着老祖宗在闲聊了。
仁郡王府就建在楚王府边上,两府之间在后花园有一道侧门可以互通,又不象楚王爷一家一大早地就吵嚷了一番,比楚王一家来得早也不算稀奇。只是楚王妃的脸色犹如坛子里浸泡了一个月的菜头,黄绿黄绿的,这就比较稀奇了。要知道,楚王妃可是最讲究身份的,一天里除了在床上睡觉的时辰,其他时候都是将自己收拾得高贵端庄,让人挑不出一点瑕疵来。
相互见过礼后,仁郡王妃便好心好意地问道:“嫂嫂可是昨日休息得不好?”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及,楚王妃立即想到一大早的遭遇,儿子不听话也就罢了,反正他自小是如此的,可是丈夫都她还是今日才知道,原来王爷也是伊人阁的常客!
看着楚王妃越来越黑的脸色,仁郡王妃非常识趣地闭了嘴,楚太妃见到这一家子进来,眼睛里就只有君逸之,拉着君逸之坐到自己身边,听到二媳妇的问话,才发现楚王妃脸色极差。于是楚太妃在问了些日常起居、关心了一下皓哥儿和玮哥儿的学业,便让散了,却留下楚王妃单独说话。
“说吧,到底是什么事?”等人都走后,楚太妃便问道。
难得婆婆问起,楚王妃顿觉满腹委曲有了申诉的地方,一把辛酸泪、声情并茂地诉说了一番。楚太妃听得额角直抽筋,强忍着怒气道:“你、你一次赐给逸之四名通房,也不怕他掏空了身子?有你这样当娘吗?”
楚太妃太清楚自己的这个儿媳妇了,问她觉得自己哪里做错了,那等于是白问。
这个媳妇虽然不是她挑选的,是先帝赐的,可她一开始也是期待的,观察了两个月后,就开始失望了,这个媳妇自认为出身高贵(公爵小姐,的确算是高贵了,可与皇族相比,也不过是臣女罢了),喜欢讲究规矩,成天端着王妃的架子,对王府里的有脸面的老奴才都是冷冰冰的,遇事半点不知变通,还总爱拉拔娘家人,有什么好事都得带上她娘家一份,否则就是看不起她虽然楚王妃着眼的多数是些小事,偶尔才关注娘家大哥升迁的问题,但在上位的眼中,这种行为已经无异于结党,……楚太妃教育过、敲打过,媳妇还是如此我行我素,现在楚太妃已经完全不想同她说话了。
楚王妃原氏立即为自己辩解,“媳妇是为了逸之的名声好,想将他拘在府里,省得他成天往烟花之地跑,况且逸之是郡王,三妻四妾的不算什么,迟早要纳的,媳妇亲自帮他挑的,都是老实本分的,是为了他好。”
“闭嘴!”楚太妃猛地一拍几案,“你为了他的名声好,还一次送四个通房给他?哪府的母亲给自己儿子配这么多通房丫头?若真想让他少往烟花之地乱跑,就赶紧按我的说的备好纳采礼,等俞家的丫头出了孝,就立即上曹府去提亲,我包管逸之娶了她后,会少往外跑一点,比你那四个通房有用得多!”
说着又将语气缓了缓,“别总想着什么王公千金,咱们家已经是烈火烹油之势,逸之又是次子,结那么多有权有势的姻亲做什么?何况俞家本是伯爵,门户亦不低,那丫头教养好,是个懂事的,也能干,琰之到现在也不愿意说亲事,俞丫头进了门,日后也能帮着管管内务,咱们婆媳俩岂不是省心
那是您省心了,这个王府可不是我当家,我能省什么心!楚王妃用力抿了抿唇,不说一句话,用沉默抗议婆婆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