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34
群臣不由得叹服,所谓人不可貌相。一天前,澹台修还紧紧抱着安顺王的大腿,巴巴地上书建议安顺王削藩归拢兵权,女儿都差点做了伪太子的妃子。现今乾坤一转,他立刻咻地倒向这边墙头。这才是境界。
于是群臣都不说啥了,只剩下比较喜欢撞南墙的钦天监正依然执著地道:“那么,皇子袍服上纹饰当如何'”
太子与皇子的袍服上,都是要绣凤凰的。
场上一时又都静了,不少臣子袖着手在心中道钦天监既傻又缺心眼,“乐皇子”显然不懂礼制,才会打马虎眼,连礼部尚书都不吭声,你揪着不松偏让他下不得台,不是给自己来日找不自在么’
旁人不好替乐越解困,都等着他作答。
乐越道:“本皇子未能及时救驾,先帝驾崩,我内心愧疚无比,因此只要备丧服便可,上面不用任何纹饰。”
钦天监监正退下。
九凌在半空中微笑看着乐越:“你应答得甚好。”
百宦跪拜,山呼海蹈。乐越站在玉阶上向下望,内心只有一片茫然。
从离开师门到今天,苦吃过,风浪见过,仗也打过,他始终以为路是靠自己的脚走出来的,命运握在自己手中。
而今他却知道了,他不是英雄大戏的主角,而是备选的棋子,自始至终都是被人捏着一步步在棋盘上走动,任凭摆布,浑然无知。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能否实现。
众官再请乐越选择登基前暂时辅政的臣子。乐越选了定南壬暂掌兵权,在群臣意料之中。选择文臣时,乐越看向杜如渊。
九凌温声道:“任用臣下,均衡之道,也是一门学问。”
乐越皱眉扫视群臣,这些人他连官位都搞不清楚,更不知道名字,要如何挑选。
太后颤巍巍道:“哀家为乐皇子举荐一人,澹台修居丞相位数载,兢兢业业,忠心耿耿,实为良臣。”
澹台修忙出列推脱。
乐越道:“多谢太后,就请澹台丞报今后多多教导我政务了。”
澹台修叩首。
九凌道:“教导二字不需用,只道让他日后多为你分担朝务便可。”
琳箐摸着腰间的鞭子柄,觉得手很痒。
商景低声道:“小麒麟,小不忍,则乱大谋。”
琳箐很想大声吼,都这样了,我们还谋个鬼啊。她强忍住憋闷之气,松开握住鞭子的手。
诸事议毕,乾坤已定。
众官开始筹备崇德帝的丧仪与乐越的登基仪式,有内府宦官前来叩问乐越:“先帝已停灵澜瑞阁。风乾宫还没有修整,东宫已损,殿下今日暂驾何处?”
隐身在他身后的九凌又淡淡道:“祟德帝驾崩,你将为新帝,凤乾宫耍打扫修缮,准备迎接新帝。”
乐越向宦官道:“我在乐庆宫住得挺好,就还住那里吧。”
宦官叩首领命。
乐越又道:“我现在去祭拜先帝,不知是否方便?”
宦官抬起头怔住,九凌的声音又在乐越身后响起:“等你换上皇子的袍服,再去祭拜,可能会更好一些。如此询问宦官,似有不妥。”
乐越道:“也罢,我还是先回乐庆宫吧。”
宦官再领命。
宫婢宦官上前服侍,定南王派出一队亲兵跟随,到了乐庆宫前,乐越停下脚步:“能不能让我们在乐庆宫中清静自在地休息一会儿'”
众宫婢宦官立刻跪地告退,乐越的目光扫到某个方向,九凌淡淡笑了笑,停在宫门外,乐越跨进宫门,确定他没有跟随,小心翼翼地将昭沅藏进怀中。
九凌看着殿门合拢,踏云而起,凤桐在半空中向他行礼道:“君上。”
九凌道:“你暂时回梧桐巷吧。”
凤桐躬身:“君上,我是来辞行的。”
九凌蹙眉:“为何?”
凤桐神色从容道:“大局已定,一切都在君上的掌握中,凤桐对君上已没有什么作用了,所以想回到山林去,自由自在过几天清闲日子。”
九凌道:“是否因为凤梧之事,外加我一直没有告诉你实情,你怨恨本君?”
凤桐道:“凤桐不敢。君上所做的一切,都自有谋算。凤桐明白,家兄的个性太过固执,不像我看得这么开,因此才有这个结果。我留在凡间多年,实在倦怠了,请君上准我离开。”
九凌静静站了片刻,道:“也罢,便遂你意愿吧。”
凤桐跪在云上,向九凌拜了一拜,化作红色的火凤,向着远方而去。
九凌俯视脚下,宫殿巍巍,瑞气流动,远处万里山河,一派壮阔气象,他静静矗立
良久,向梧桐巷的方向而去。
乐越回到乐庆宫中,即刻命人取来香炉香束和供果,到了后院的厢房内,焚香祭拜。他向后殿中的井沿恭恭敬敬地敬了三根香,看着香灰随着金红色火星的下移逐渐变长、变弯,最后落下。
乐庆宫本名乐息宫,在某代因与一位皇子的名讳相同,更名为乐平宫。
凤祥帝夺位之后,觉得平字不好,又改成乐庆宫。
乐越不知道乐庆宫中隐藏的秘密究竟从哪位皇帝起失传,后世都不再记得有灵固村。和氏的皇族们有意或无意地遗忘了他们祖先的罪孽。
但此处至少可以证明,何老将这件事情告诉了那个本不该出生的孙子。孙子又告诉了自己的儿子——应朝的开国皇帝和恩。
和恩登上帝位后,将故乡善安定为新都,在灵固村的旧址上修建了宫院,并依照当日神祠的模样盖了后殿,同样种上了两棵柳树和两棵槐树,在殿中立了一圈假的井沿祭拜。
乐越跪在井沿前想,九泉之下,灵固村乐氏的鬼魂们真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