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张贺
凡是汉武帝所欲加罪的,他就交给执法严苛的属吏去办,武帝想开释的则交给执法宽缓的属吏去审理;又把武帝对于疑难案件的批示制定为律令程式,作为以后办案的依据。他还协助武帝改革币制,实施盐铁官营,算缗告缗,打击富商大贾,诛锄豪强兼并之家。当时,“天下事皆决汤”,张汤权势隆贵远在丞相之上。
当然,给汉武帝做工具做到除了皇帝之外,所有人都人憎恨鬼嫌弃的地步,被人陷害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元鼎二年(前115)由于御史中丞李文、丞相长史朱买臣以及赵王等人告发和诬陷张汤与属吏鲁谒居关系暧昧,疑有大奸,又与富商大贾互相勾结牟利等。
张汤也是刚,为了自证清白,并且报复对手,他先是向汉武帝上奏:“张汤没有丝毫的功劳,从刀笔吏起家,因得到陛下的宠幸而官至三公,没有任何可开脱罪责之处。然而阴谋陷害张汤的,是丞相府的三位长史。”
接着便直接自爆,自尽了。
显然,能在汉武帝手下做了那么多工具人该做的事,一步步升到御史大夫才跪,其自身自然是无懈可击的。
他自杀身亡,对他的调查却没有结束,政敌自然污蔑他是畏罪自尽。
因此查抄他的家,谁知这一查抄,家产不过五百金,而且有明确的记录,紧皆得自俸赐。
这一下汉武帝知道张汤被陷害,后悔也没用,只能在张汤死后,再以他的死为由头,作为工具人最后利用一把,搞掉了当时的丞相庄青翟,大大的削弱了丞相的权威,提升了皇帝的地位。
他弟弟张安世更不用说,不说以后,现在就已经是右将军光禄勋了。
再进一步,马上就三公了。
只有他最倒霉,当年汉武帝因为错怪了张汤而后悔不已,因此要提拔张汤的儿子。
当时张贺在卫太子刘据身边做事,自然觉得自己前途没啥问题了,他便将这个机会让给了自己的弟弟张安世。
这一让了不得,巫蛊之祸的时候受牵连,要被处死的。也得亏了张安世用自己死去的老爹卖惨向汉武帝求情,这才赦免了他的死罪。
但就算是这样,也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咔嚓一刀,成了一个阉人。
一个体面的男人受到这种刑罚,简直是生不如死的耻辱。
张贺不是没想过自杀,但是活着的机会是自己弟弟靠着利用自己死去的老爹卖惨,让汉武帝产生了一丝同情心换来的。
他死了,张安世当年卖的惨就白卖了。
因此他熬了过来,但却浑浑噩噩,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再后来,知道皇曾孙刘病已还活着,并且汉武帝下令养在掖庭,他才算是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一直悉心照料着故主卫太子刘据仅存的血脉。
总之,无论是看在张安世故去父亲的面子上,还是看在他现在弟弟的面子上,甚至是他本人忠义的份上,许延寿都不能不礼遇张贺。
张贺进屋看到许延寿站着迎接自己,一下便知道并非是因为自己是掖庭令的身份而礼遇自己,而是因为自己的弟弟,以及自己故去的父亲。
张贺却知道自己弟弟是自己弟弟,自己父亲是自己父亲,终究不是自己,在许延寿面前,他就是地位低的那一方。
因此,张贺并未仗着自己弟弟的权势就不将许延寿放在眼里,而是规规矩矩的向许延寿行礼道:“掖庭令张贺见过大长秋。”
许延寿赶紧上前将张贺扶起来道:“张君不必多礼。快些请坐。”
说着抓着张贺的衣袖让其落座。
两人坐定,张贺这才开口向许延寿发问道:“大长秋,不知今日诏张某前来所谓何事?”
张贺书虽然是个阉人,他却从来不轻贱自己,并不认为自己是个宦者,便是汉朝老刘家的奴婢了。
因此他从来没称呼自己为奴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