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牧守会稽郡
许父在小院之中开辟了一小块菜地,精耕细作,准备种点蔬果,此时正在平整土地呢。
许延寿见此,脱了衣服走过去接过自己父亲手中的农具,帮助自己父亲平整起来。
许父一看,便知道许延寿有事,因此说道:“延寿吾儿,可有何事告知为父?”
许延寿刚想说,这时候自己嫂嫂抱着闺女过来了,看到许延寿,不禁一阵惊喜道:“叔叔何时到的。”
许平君看到许延寿前来,张开两个小胖手就想让许延寿抱。
许延寿从自己嫂嫂怀里将许平君给接过来,在京中的自己家人算是齐了,许延寿这才开口说道:“见过嫂嫂。我也是刚到。”
接着许延寿继续说道:“父亲,嫂嫂。我有事和你们说。”
许父和自己大儿媳妇对视了一眼,一种不祥的预感在他们心头出现。
许父还是问道:“何事?”
许延寿笑着说道:“好事。父亲,我升官了。成为两千石大员了。”
“这是好事啊!得庆祝庆祝!”许夫人喜上眉梢道。
接着许延寿道:“过些时日,任命下来,我便要前去会稽郡任太守了!”
“会稽郡?”许父皱眉,“可是昌邑向南的那会稽郡?”
许延寿颔首:“没错。”
许夫人一听,也皱起眉头,他以为在京中就近提拔成为两千石的大员了呢。
许父叹息一声道:“你大兄二兄远在西域。你也即将前往大汉东方了。”
语气之中带着不舍。
许延寿跪地对许父磕头道:“父亲,儿任太守这段时间无法再父亲面前尽孝了。还望父亲大人这段时间保重身体。
臣定当抽出时间前来看望父亲大人。”
许父道:“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必惦念我。我身体英朗着呢。”
许夫人也不知说什么,便没有多说。
三个人沉默了片刻,还是许父先打破了此事的安宁,他突然开口道:“延寿,你今年也十三了,现在你又要前往会稽郡任太守。打算何时将她娶进门?”
也巧了,自己岳父刚刚说了这个事儿。自己父亲又提。
这年代也催婚……就是有点急,一个才十三,一个刚十岁,还是个小屁孩,就催婚了。
难得遇到有情人,结婚就接吧。
许延寿道:“父亲,此前岳丈曾说过此事。不如在我任职之前将其娶进门可好?”
许父满意的点点头:“这才算个男儿所为!”
许夫人也赶紧说道:“我这就去请人算算近些日子,那些是好日子。我赶紧张罗张罗。”
一边说着许夫人一边出了门。
正聊着,门外有诏令许延寿进宫。
许延寿知道,恐怕是汉昭帝知道自己前往会稽郡任职的事情了。
和自己父亲说了两句,许延寿便跟着传诏的人入了宫。
果然如此!
看到许延寿进来,汉昭帝立刻起身。
许延寿则是向汉昭帝行了一礼,汉昭帝走下台阶将许延寿扶起来道:“瑞侯快快请起。”
许延寿赶紧起身。
汉昭帝道:“事情大将军已经给朕说了。”
许延寿沉默没有说话。
汉昭帝走到舆图旁边,看着舆图,他将手摸向了会稽郡的位置。
过了片刻才转身,汉昭帝带着一丝不解的疑问向许延寿问道:“瑞侯,你就那么希望离朕远一些么?”
许延寿这时候才说道:“陛下可曾记得臣第一次向陛下提及外放之事时候说的话?”
汉昭帝点着头道:“记着,一直都记着。平民黔首几无进身之阶,众郎官尽皆gāo • guān、富商子弟。”
许延寿点点头道:“臣曾言,臣愿调查此事,平我大汉大患。”
此事汉昭帝已经知道许延寿去意已决了。
汉昭帝叹息一声,还是十分不舍。
许延寿乃是汉昭帝自小一起长大的亲信,几个辅政大臣,名为辅佐,实际决策汉昭帝做的极少,整个朝堂,汉昭帝直属之人甚少,许延寿乃是汉昭帝最信任的一个。
过了片刻,汉昭帝道:“延寿此去会稽,日后朕还可信任谁?”
语气之中带着深深的怨念。
显然,对自己虽然是皇帝,但是做任何决定都得通过三个辅政大臣来进行,他十分的不满。
许延寿赶紧道:“陛下,且不可如此说!大将军等皆先帝给陛下留下的托孤重臣。尽皆忠诚之辈,陛下如此说臣,令大将军等置于何地?”
汉昭帝也知道自己失言了,当即改口道:“朕的意思是,瑞侯乃是朕自小玩伴,若瑞侯去了会稽郡,朕还能亲近谁。”
虽然意思比较勉强,但终究糊弄过去。
说完,汉昭帝便令众人离开,道:“朕和瑞侯叙叙旧情。你等先散去吧。”
“诺!”
众人离开。
汉昭帝这才小声开口向许延寿问道:“瑞侯。你此去会稽,朕在京中如何自处。”
许延寿拜道:“陛下,先帝为何令大将军、车骑将军等辅佐陛下?”
汉昭帝迟疑道:“皆因他们可受父皇信任。”
许延寿点着头道:“先帝雄才大略,识人善任,既然令大将军等辅政,定然是信得过大将军等人。
陛下不必担心。”
汉昭帝点点头。
想到之后的事情,许延寿接着多说了一句道:“先帝既然令原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将军。定然在先帝看来,众人最值得信任的便是大将军。
若未来辅政大臣之中产生分歧,陛下或可思考一下先帝安排的深意。”
这话许延寿即便不说,凭借汉昭帝的聪慧也能想到。
但是怎么也是自己发小,尽管历史书上汉昭帝并未做什么错的选择,但是许延寿还是不放心,冒着风险嘱咐了一句。
显然,汉昭帝听进去了,他开口重重的对许延寿点点头道:“朕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