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汤刚锋主政清涧
赵胜道:“近期还会有一批物质进来,你要调配好,不要在饥民中出现什么怨言!”
范进听了赵胜的话后点头称是,他接手饥民开荒事宜后,对所有的饥民进行了登记,又为饥民们划分了开垦土地的范围,因此有不少人说他范进是在以权谋私。
对范进而言,他对自己的那几个同乡是有些照顾,可是他自认为还算不上以权谋私的,只不过是因为他的威望不够,因此被人说长道短,对这些话范进并没有放在心上,他知道只要出来做事,就难免要有人不满。
和范进被饥民埋怨几句相比,清涧县丞汤瑞的日子更不好过,现在都快让人指着他的脸,骂他十八代祖宗了!
汤瑞刚到清涧时,只是处理了一些衙门里的积压案件,可是当他从无定河回去后,动作却大了起来!
汤瑞的第一个动作,就是重新核定鱼鳞册,他把衙门里的吏员全部下放到里甲,要求每个县衙的人都要分包一个区域,硬生生的把废弃多年的粮长制度,在清涧县又建立起来了。
鱼鳞册核定后,汤瑞并没有针对土地打其他什么主意,他发动了一场百日清淤计划,要求清涧县内所有的河道,水渠都要清理一遍,人工县里就近征发民众,至于所需的钱粮却落到了所在区域的乡绅头上了。
乡绅们对此很是不满,只是清涧这个地方近些年并没有出什么有影响力的人物,因此这些乡绅暂时还不能影响朝廷对官员的任免。
他们也曾经给县令写过信,希望县令能制止汤瑞这些民不聊生的政策,可是县令收到了他们的信,却并没有什么反应,汤瑞依然在各处督战。
县令对于汤瑞种强势的县丞也是很不满的,在他看来汤瑞的做法就是哗众取宠,陕西这么多的县州,都没有做这些事情,依然过得好好的,完全没有必要自己给自己找事,眼下的官场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无为而治才是高明的做法。
县令似乎明白了汤瑞为什么会从户部主事沦落到给自己做县丞的地步,眼下的大明哪里有做事的氛围,不过他也不会去反对汤瑞做这些,反正到时候做成了自己有功,失败了汤瑞背锅,于他却没有什么损失。
至于士绅们的利益,更加不是县令关心的事了,他不喜欢汤瑞,可是对于清涧县的士绅也没有什么好感,他依然记得这些土包子给自己的下马威,现在有人可以收拾一下他们,他何乐而不为呢!
在县令的默许下,汤瑞成为了朝廷在清涧县最具权势之人,这样的权势在别人手里,或许会用来谋取私利,但是在汤瑞这里却实打实的为百姓服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