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68
说到这里,言茂牙一咬,下了偌大决心,沉声道:“为小三婚事攒下的五百两银子,都拿出来捐了。”
“老爷……”站在言茂身边的珍娘低声道:“可是,府里只剩下两百两银子了,哪里有这么些?”
“前几日不是还有六百两么?怎么只剩下两百两了?”言茂大惊。
“京城居,大不易,花销太大了。”珍娘忧愁难消,轻轻道:“要不……将少主和六少进宫了,应该会有些赏赐,等他们回来,借借?”
“不好,他们比言家更拮据,这次为了来京城,赶着私房钱为那些随行的置办了些新衣服充充场面,如今,他们就要回北方了,北方天气凉得多,就算宫里有赏赐,也得紧用在多备些厚实衣服才行,要不,从岳父铺子里预支些……”
珍娘轻轻锁眉,万分为难,轻轻道:“老爷,上次砸了半个铺子的漆器,虽说换了这么个宅子,可是,被砸的铺子是义父的,京兆尹判陪的宅子文契却写着三少,义父已经赔大了,再去借银子,只怕……”
珍娘含蓄的说辞,让言茂愈发为难,只得深深幽叹,道:“家道中落,愧对先人啊。”
第一百一十五章
在座的大人们端着茶杯,听得都木呆了,撇着眼,扫视着一唱一和的这两位,无语了。在最下首,端坐着一位极其不起眼的官员侧目,看向恬静依旧的珍娘,暗下吐气,此人正是珍娘的娘家兄长。
经历了二十年大浪淘沙,珍娘的娘家——杜家,早已家道中落,再加上人丁不旺,大有日落西山日渐凋零之势,这次,珍娘突然归来,和兄长作了一夜长谈,最终,杜家派遣了一些可靠的家仆前往言宅帮衬,而,杜家所得的回报让杜家又惊又喜,单单这几日,早已被边缘在名媛之外的杜家女眷随着萧夫人进出薛将军府,正式回归与京中名媛之中,这对家族中有好几位待嫁未嫁的女孩儿的杜家来说,尤其重要,千古以来,就算是片面,联姻也依旧是延续家族荣盛的重要一环。现在,他只盼望着一切顺利,绝对别出偏差就好。
吴源悠闲得品茶,静静听着。没错,他只是个听客。
薛将军看着一唱一和的两位璧人,诧异错愕之后,他可算知道了,为什么大人们一提及言家,反应倒不是愤恼,而是无奈的原因了。
“言先生不用担心,既然是萧大人非要攀这门亲事,一应花销当然由萧府承担,我们一会儿区萧府时,会转达言先生仁慈之意,请萧府这算出办理婚事的银子,一并送过来。”一旁,另一位大人轻轻而笑。
“多谢大人体谅。”言茂连声道谢,“言宅门户狭小,太委屈大人们,至于大人们好心好意送来的人情,不妨这算成现银,一起捐于兵部用于此次南征。”
妙啊!早已听明白了的薛将军眼睛锃亮,缓缓道:“不送到这边,那么送到哪边?”
“不如,还是借用风华楼吧,也不用旁人经手,请兵部书吏直接来收就是了。”
“不妥……”薛将军缓缓道:“天下银钱当须经户部之手,由户部经手,方显得名正言顺……”
听了薛将军此言,言茂微微一笑,连声称是。
解决了薛将军所顾忌的事,那么,接下来的三媒六证的过程就顺利多了。
虽说百官为媒,到底只需要三人出马就行。
为言家保媒的是监察司新贵吴源,为萧府保媒的是薛将军,而为言萧两家搭桥的……只能算是永固了,只不过,这会儿谁也请不到永固就是了,最后,由大人们抓住一位江南籍贯的大人出来,这位无辜受了牵连的大人很郁闷,不过,现在已然想出了。只要不干涉,就不会影响到任何人的利益。那么,又何必自寻烦恼?况且,其实,从被史官挥毫记下起,在场的大人们都算上了同一条贼船,想要反悔,已然万万不能。
三媒汇聚,一旁的珍娘已经萧准备下一斗,一尺,一箭,一镜,一算盘和一杆秤,算是完成了六证。三媒六证俱全,萧泓和言三的婚事已然合乎礼法,再无可退。至于六聘嘛,反正只是走过场而已,喝盏茶的功夫就定下了,明天成亲。
办完这些,大人们快步撤退,往萧府去。
随着这些朝官们离开,不会儿,再次堵着言宅巷道的贺礼开始陆续撤出,看得时不时“顺路”看热闹的巡城禁卫交头接耳,这言家好大的脸面,居然把那么多大人的贺礼拒之门外,那可是大大得罪人的失礼。只是,为什么那些挟着贺礼离开的大人们脸色都一副喜气洋洋?猜不透的禁卫们看得除了佩服之外,再没有其他的想法了。
回到萧府,让人将几名追随他的侍卫请去休息,萧泓径自往父母所居的正院去了。
萧大人在榻上躺着,只是,并不像萧泓以为的烦恼不安,神情淡然自若,正在和一早出门,这会儿才回来的萧夫人说着话。
看得萧泓进来,萧大人皱眉,“婚事已经定下了,别乱跑了。”
萧夫人轻轻抬手,一旁的侍女们都退了出来。
萧泓过来帮父亲垂膝,此去,得有几年不能侍奉双亲膝下了。
看着萧泓,萧大人犹豫一下,道:“那个东西的时……,王上交给永固王爷了,以永固失职,王上以罚俸……一个月,作为惩戒。”
说到这个,萧大人脸上的表情异常复杂。当时,萧泓离开大殿之后,对组合起来的那件东西,朝堂上一片死寂,只有王上咆哮般的厉声呵责,之后,听到王上对永固加罚一个月俸禄的惩戒之时,殿上的同僚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