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明知故问
沉默好一会,康熙“嗯”了声,目光深沉,一眼难望到底,他问:“皇额娘觉得保成可担得起这大清的江山?”
太子是他最喜爱的的儿子,可随着太子年岁渐长,他莫名地生出紧迫感,以至于在太子大婚这件事上,迟迟不见有动作。
虽然至今四年有守孝的成分在,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太子一旦大婚,就代表真正成人,那么这被他从小疼宠长大的孩子,会不会对他的龙椅生出迫不及待的心思?
叶夏眉眼柔和,温声说:“保成聪慧好学,光风霁月,是个有担当,极其优秀的孩子。”
“那和胤禛比如何?”
康熙又问。
“这用得着比?保成是你从小培养的国之储君,而胤禛一心扑在实验室搞研究,为大清的繁荣昌盛做努力,他不会和保成去争什么的。”
叶夏如是说着,却见康熙再度陷入沉默,禁不住又说:“玄烨啊,皇额娘知道你身为皇帝难免心有顾虑,但疑心过重不是好事,且岁月推移,大清的发展会进入一个又一个新阶段,
到必要的时候,年轻人应当更能适应国家发展的要求,带着国家奋进、向上,而作为年老一辈,就可以好好享受生活了。”
康熙听得出叶夏这话中有话,他嘴角紧抿,久久不语。皇权在手,是个有野心的,都不会轻易放手,何况康熙是千古一帝,要这位帝王早早禅位给下一代,叶夏自认可能性不大。暗自摇摇头,她说:
”好了,你也别想太多,不管是保清他们,亦或是保成,这些都是好孩子,回头我和胤禛出游海外诸国,捎带几个跟着同去,等他们再回来,个个眼界绝对大开。”
世界大着呢,瞅着脚下一亩三分地,进行窝里斗,有什么意思?她相信,康熙的儿子们,但凡去海外诸国游历一番,会发现自己曾抱有的想法有多么可笑。
不过,叶夏眼下仍坚信在她润物细无声的教导下,这个世界康熙的儿子们心里,可能、大概还没有起夺嫡的心思。
“皇额娘,保成曾对我说过,如果胤禛愿意做储君,他不带犹豫,会请求自废太子之位。而胤禛也说过,他对皇位没心思,日后愿意做个贤王,辅佐保成坐稳大清江山。”
“你……”
叶夏好想吐槽:说这话究竟是何意?难不成疑心太子的同时,连带着对她家陆小八也起了疑心?
见叶夏蹙眉,康熙抿了抿唇,苦笑:“皇额娘,或许是我的疑心病太重了,你放心,保成的婚事我会尽快着礼部储备,并安排太医常去瓜尔佳氏府上去给石炳文的嫡福晋请平安脉,不管怎样,确保保成在年底顺利迎娶瓜尔佳氏。”
兄弟们一个个大婚,他的保成岁数到了,却独独不见婚期定下来,这无形中会让保成多想,甚至在兄弟们中间尴尬,伤脸面。
时间过得很快,距离叶夏住到皇庄已过去三个多月。
“贵人们这就走了?”
炎夏即将到来,康熙要去住畅春园避暑,作为孝子,自然得把他家皇额娘给带上,这不,收到康熙传话,叶夏把皇庄这边的事儿安排好,
就带上萝卜头们乘坐马车缓缓离开皇庄,得知住在庄子里的贵人今个要走,不少庄户都跑出家门看热闹,望着一辆辆马车行远,曾被叶夏在地头搭过话的老汉忍不住叨咕一句。
庄头就在这老汉身旁站着,闻言,看眼老汉:“咱这不过是多个皇庄里的一个,贵人能在咱这住三个来月,已经是咱庄子天大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