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43
宁王回道:“路侍郎所言甚好,臣并无异议!”
“如此,就交与兵部办吧,礼部从旁协助!”燕北直接下令。
“臣等遵旨!”
“此事办得很好,不枉老夫推‘清流’一把!”唐奇满意地抚抚胡须。
“学生多谢恩师提携!”路翎恭敬道。
“此后老夫便不再费心了,你是聪明人,如何识人已不用老夫多言!”唐奇正色看向自己的得意门生。
路翎闻言,忙恭谨回道:“恩师请放心,学生心中有数!”
“如此甚好!”
唐奇拍拍路翎的肩膀,慈笑道:“铃儿快回来了,过几日她回府了,你若有空闲,便来看看,找人看个日子,就定下来吧。你年纪也不小了,父母皆已过世,老夫就给你做主了!”
“是,学生改日定当拜访,与恩师商量提亲之事!”路翎不禁露出些喜意。
“好!好!”唐奇笑容满面,颇为满意。
其实唐奇也属老顽固一派,与几位大人私交甚好,可科举一事他却一直未表明态度,后来甚至还助了“清流”一把,着实令人有些不解。其实唐奇考虑甚远,“清流”提及科举一事,他就想到借科举之风增开武举,文帝在位时曾开过两科,只是文帝崇文,因此擢出之人未能得到重用,便逐渐被人遗忘了。
“举荐制”擢出的多是贵族世家子弟,背后关系错综复杂,很难为己所用,若以科举之制选出,大多是无朝中关系的平民子弟,为路翎带入军中栽培,日后便能成为他的心腹。为了便于得意门生在军中培植势力,唐奇才极力促成科举之事,又提出开设武举一事。
秋后,武举终于成功举办,擢出前三名入朝为官,其余皆入军中。入朝三人中,前两名留在兵部做了员外郎,经常随路翎出入军中,明眼之人已看出路侍郎这是在着重栽培此二人。还有一人,为此次武举的探花,因礼部刚刚告老一位大人空了个缺儿,便留在礼部做了员外郎,倒有些稀奇。不过如今太平盛世,没有战事,谁规定武人出生就做不了文官,再说那兵部众臣皆属文官,如此说来,倒也普通。
拒婚
十月廿三那天,云生郡主及笄,笄礼就在京城的南郡王府举办,南郡王及三位世子自然赶至京城。
皇帝燕北虽然未出席,但派了太子燕瑞亲去祝贺,也是给足了面子。颜若郡主、秋四小姐、陆大小姐自然也去了,几位名门闺秀聚于一处,不免引起了小小轰动。最难得的是,太后恩典,竟谴了宁妃与萱贵嫔亲去观礼。如此大的做派,让全京城的人都知道,南郡王府有个貌美如花又得太后宠爱的云生郡主,使得笄礼之后近半年还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而整个笄礼之中,云生郡主举止端庄,姿态傲然,气质高贵,也为众人所称赞。
“父王可是要回去了?”云生虽是娇笑着仰首看着父亲燕南,却满脸的不舍。
燕南轻抚爱女的秀发,宠溺道:“父王不宜久滞京城,你娘亲也是为你好,所以父王虽不舍得你却还是顺了她的意。在京城可不比南阳郡,你可不能妄性而为,事事须听得你娘亲教诲,你可明白?”
“父王放心,云生自然不会给您脸上抹黑!”云生俏声道。
“你这孩子怎么跟父王说话呢!”南郡王妃罗氏虽是责备的语气,面上却满是笑意,双眼掩不住对女儿的疼爱。云生调皮地皱了皱鼻子,跑去一边与几位哥哥说话。
“随她去吧!”燕南握住正妻的手,温柔地说道:“辛苦你了!”
“不辛苦。”罗氏摇摇头,道:“云生就只在王爷您面前活泼些,平日里性子也沉静,老是闷不吭声的。您呀,没白疼她!”
燕南轻笑,又道:“青阳已近而立之年,他是本王的长子,虽王侯之位不得世袭,但总归要继承南郡王府的产业,自然得随本王学着处理事务,早前也没料到朝廷会重开科举,倒是耽误他了。如今既已开了科举,自然要送风阳、明阳过来读书,日后也好求个功名。你向来是知书答礼的,可别以为本王偏心才好!以后他们俩便劳你照看了。”
罗氏温婉笑道:“王爷说哪里去了,这些道理妾身自然是明白的,风阳与明阳自小在妾身身边长大,妾身待他们如亲子一般,自然会照看他们的。”
“本王素来知道你是这般好性子的!”燕南慰道。
“妾身不在南阳,无法照顾王爷,几位妹妹也都是贴心的人,王爷不妨多亲近亲近。秀玉和秀兰年纪也不小了,本该妾身为她们操办婚事,如今还请王爷费心了,虽是庶出的,但总归是郡王府的小姐,再如何也不能比前两个差,可不能让她们吃苦。”罗氏细心提醒道。
南郡王燕南除了正妻罗氏外尚有四名妾室,共育有三子五女,长子燕青阳与幼女云生为罗氏所出,次子风阳、三子明阳、待字闺中的秀玉和秀兰以及已经嫁为人妇的两女皆为妾室所出。不过庶出二子皆为罗氏亲手教养,视她为亲娘,倒与生母不怎么亲近,即便是四个庶出的小姐也只管罗氏叫“母亲”。
长子燕青阳二十有八,已娶妻生子,次子燕风阳年十八,三子燕明阳才年十六,此次燕南携三人进京不仅为参加云生的笄礼,更是送风阳、明阳进学馆读书,方便日后求功名。
“本王自会留意!”燕南拍拍她的手,道:“本王该走了,你也别送了,回去吧。”
“王爷路上小心!”罗氏看着燕南上了马车,嘱咐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