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06
林安然领教过水东村的做派,怕这里的青石坳村委也会像黄公胜一样,干脆自己先买点海鲜,不用增加村委的负担。
几人走到岸边找了个破烂渔船坐下,看着那些渔民们拉网。
林安然忽然发现拉网的人里有个熟悉的身影,心中一动,心想她怎么会在这里呢?
他指着那人,问陈港生:“港生,你看看那是不是唐月儿?”
陈港生用手搭了个凉棚挡住阳光,细细瞅了片刻,惊道:“还真是她!”
原来在拉网的人里,有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正是当初林安然和陈港生无意间在丰顺饭店了救下的唐月儿。
“唐月儿!”陈港生走前一些,试探性喊了一声。
唐月儿耳朵灵,虽然拉网的人闹哄哄,又是唱歌又是喊号子,可依稀还是听见有人在叫自己。
抬头一看,顿时怔住了,不相信地揉揉眼,再看看,确定是林安然和陈港生,赶紧把网交给旁边的人,兴高采烈飞跑过来。
“林大哥!陈大哥!你们来青石坳看我来了!?”
林安然走到唐月儿身边,伸手揩了揩她汗津津脸,说:“倒不是专程来看你的,只是来这边工作,以前知道你在青石坳,不过没想到一下船就遇上你了,这下好,省得找了。”
其实林安然算是撒谎,他今天从水东、水西村出来,心情十分差,脑袋里十分乱,根本就没想起过要来找唐月儿。
以前知道唐月儿是青石坳的居民,不过这时候已经是九月底,按道理应该已经在学校里了,怎么人却在这里拉大网了?
他又问:“月儿,你怎么不上学?在这里拉大网干什么?”
唐月儿小麦一样的肤色也掩盖不住脸上的红晕,她低头捏了一下自己的手指,才道:“本来是上高一的,不过……我不想上了……”
林安然和陈港生对望一眼,心里也知道大概发生了什么。高中已经不是义务教育的范畴了,唐月儿家庭本身就很困难,辍学也是在情理之中。这种情况在滨海市的贫困乡镇不是偶然现象,基本来说还是较为普遍。
林安然不愿意追问得太深,便开玩笑道:“月儿,你不是说,下次我来,你请我吃农家宴吗?我来了,你可以要带我去家里吃饭。”
唐月儿十分雀跃,笑着露出一排雪白的牙齿,鼻翼皱皱的,显得十分可爱,说:“好,我家就在上面……”她指指远处,林安然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之间有一座石头岭。
“在那石头山底下?”
唐月儿咯咯笑道:“那不叫石头山,那叫马鞍山,你看看,像不像一个马鞍?”
林安然仔细看了看,也不知道是唐月儿的心理暗示还是那玩意确实像个马鞍,这么一看,还真的有些形似。
郑志坚在旁提醒道:“林书记,咱们要到村委去听汇报,之后要赶回去太平镇呢。”
林安然知道郑志坚是不想留在岛上,恐怕这岛上条件很艰苦。
于是便道:“老郑,要么这样吧,你现在就坐船回去,我今晚在青石坳岛留一夜,明早再回去了。”
郑志坚的脸顿时拉得像条丝瓜一样,他又不敢提出异议,如果这时候真走,往后恐怕这姓林的不会给自己好日子过,于是赶紧摆手说:“林书记,这哪的话嘛。您如果要在这里过夜,我就陪着便是。”
正说着,大网已经从海底拉到了岸边,网中的鱼活蹦乱跳。
唐月儿高兴道:“起网了!”说罢拉着林安然便跑过去。
走近了一看,只见上百米的大网里,许多各式各样的鱼虾甚至螃蟹在里头乱窜,像找地方逃出这个大网。
“今天收成不错!”唐月儿蹲下来,帮忙挑鱼拣鱼,几个中年妇女麻利地拿过几个大筐,开始按品种分拣。
网里除了花蟹、白鲳鱼、带鱼之类,许多鱼林安然连名字都叫不上。
倒是一旁的郑志坚忽然就惊叫道:“哇!青龙虾!”
大家顺着他的方向望去,只见几只青色的龙虾在网里趴着,渔民动作麻利地将它挑到筐里。
郑志坚有些激动道:“林书记,这青龙虾可是好东西,这青石坳岛有两种东西是最有名的,一个是九孔鲍鱼,一个是青龙虾。在市区的酒楼里,这种龙虾一斤就得将近一百元!”
林安然问刘军:“你带钱没有?”
刘军道:“带了!”他拍拍鼓囔囔的裤袋,说:“上次你给我的钱,还有很多呢。”
他值的是上次在满楼香酒家请组织部的人吃饭,林安然给了他一万,除了买单和买礼物之外,还剩下了不少。
林安然说:“老郑,你懂行,就麻烦你带刘军去,向老乡们买点好东西,晚上咱们好好吃一顿。”
郑志坚忽然觉得林安然这人也不是那么难相处,其实跟着这个年轻书记有时候要比跟着朱得标要舒服多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