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婚事
施文华好不容易中了举人,施家也知道让他继续考的可能性不太大,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直接靠着这个功名谋一个职位,从小地方做起,以后还有升官的可能性。施家不缺会读书的人,只因为他长子嫡孙的身份才会花费这般的大工夫。
尽管知道施家并不是看准了小女儿的才貌,更多的却是小儿子的利用价值,君家还是有些摇摆不定,毕竟能跟这样的大家族拉上关系,总是有些好处的。施家虽然现在说是败落了,但人家在朝廷里头却还有人脉在,这可不就弥补了君家最大的缺陷。
君老爷张氏有些游移不定,最后还是君幼宣自己表示愿意嫁过去。君家姑娘中,看得最清楚的大概就是大小姐君玉宣,八小姐君雅宣以及九小姐君幼宣,在九姑娘的眼中,施家绝对是一个好对象,一来不用她去吃苦,二来这样重规矩的人家,才不会有哪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君幼宣心中明白,不管嫁给谁,嫁得低了未必就能好了去,就像是当初六姐姐,听了五姨娘的话嫁给了一个所谓的寒门学子,寒门是寒门,学子倒是未必。身上这么多年也只有一个秀才的功名,还只喊着要考试,不事生产,家里头吃的都是六姐姐的嫁妆,私底下居然还责怪六姐姐是个克夫命,才使得他屡试不第。要不是有君家在,君容萱有的是苦头吃。
而嫁的高了,君家显然就使不上力,就像四姐姐君蘅宣,当初也是那边老夫人亲眼看中的,过门的时候可是听说受宠的很,而且还一连生了几个儿子,但现在丈夫还不是妻妾成群,据说老夫人也只是劝她要大度。
施家固然有千百个缺点,但有一条就是规矩重,正妻的地位稳稳当当的,那是族里都看着的,而且都在宁邑,除非是想要跟君家撕破脸,不然她的日子绝对是舒舒服服的。再说君幼宣对自家弟弟很有信心,觉得将来弟弟一定能高中,那样的话施家还指望着弟弟在朝中给予助力,只会对自己更加重视。
不得不说,不管是张氏还是君老爷,心思都没有小女儿来得通透,最后还是君幼宣说服了他们,这件事就定了下来。定了年底成亲,这也是施家不想让君家觉得,自家看中的不过是十郎的能力罢了,毕竟这位明年春天就要参加春闱。
九个姑娘都嫁出了门,家里头显然的空荡下来,当初因为生的姑娘多,又有着一群的姨娘,这些都要一人一个小院子的,君家的宅子自然是非常大的,现在一下子空了大半,连带着老太太也不在了,屋子里头就显得静悄悄的。
君老爷跟君长宁还不觉得,他们一个要处理生意,一个要闭门苦读,张氏却有些情绪低落起来。以往她还能教教女儿们管家,或者听着他们说说逗趣的话,现在只能跟丫鬟嬷嬷说话了,下人毕竟是下人,有些话小姐会说,下人们哪里敢说。
张氏无聊了,就把心思都放到了丈夫跟儿子身上,使劲的给他们进补,连说老爷做生意辛苦,十郎读书也辛苦,愣是在短短的一个月内让两人都闻风而逃。君长宁还有一个齐家可以分担,可怜的君老爷在这个月中又是胖了一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