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各怀鬼胎3
可在家族内部,一定属于敢怒不敢言的状态。岩崎弘毅本身就是族长继承人,身份地位比他高很多。加上房产交易过程,非常公平;此刻亏钱找人算后账;那么赚钱是不是还要分给人家,世界上没有这个道理。
岩崎弘毅为什么会找这样一个人接盘,肯定是因为对方实力所致。并且身份与之相差甚远,否则他不会、也不敢这么做。毕竟坑嫡系核心成员,家族内部也不好交代。
能以旁系或者说边缘成员掌控三菱一家分公司,同时能接手岩崎弘毅大部分物业与不动产,本身就能说明问题。不说是能人,但至少不会差。
作为旁系成员,或许远离家族核心决策圈;但也更好控制。加上此次过后,实力必然受损严重;不说是打入岩崎家族内部最合适人选,但也差不多。
对于日本财阀家族,绝对不能直面硬钢。这帮人可是很有本事,连二战战败都没有把他们怎么样,就足以说明问题。因此在没有搞清楚具体状况之前,还是先好好观察一番,免得引火上身。
其实熟悉历史的人都清楚;日本企业集团的形成可分为二战前与二战后,二战前即三菱、三井与住友等;这些家族企业可以称为“旧财阀”。二战后则是新兴的银行系企业集团,即富士、第一劝银与三和等,这些集团可称为“新财阀”。财阀系企业集团是近代日本三井、三菱和住友三大财阀系大企业在战后日本独特的时代背景下重新组合而成的;为了对抗财阀垄断资本的重新集结;大城市银行与二三流财阀和新兴大企业结合而形成银行系三大企业集团。
1945年9月,美军占领日本,强迫日本实施解散财阀等一系列经济民主化改革。通过解散财阀本社和排除财阀家庭对企业控制,从人事和资本两方面瓦解财阀内部结构,摧毁财阀的金字塔型支配体制。但是,由于解散财阀不彻底,财阀大企业实力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解散财阀改革的实施及其影响,是财阀系企业集团形成的又一历史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