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齐老费闻言,立刻心动。
徐县尊在这里做官,不过三年时间,到时候又要换新的县令来。虽然说齐世云已经在县衙站稳脚跟,但是能给自己剁加个筹码谁不愿意?如果万山村的玉米真的卖出去了,齐世云身为万山村人,在县衙的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以后不管什么人到高顺县任职,都会多看重他几分,还愁没有好前程?
“这个想法是不错,但咱们家的玉米也只比旁人略好些,凭什么让人高价来买?若是价钱低了,运到外地去成本太高,行商也不会考虑的。”齐老三在一旁听了半晌,忽然插口道。
周敏点头,“这是个问题,所以要将咱们的玉米包装一下。”
“包装?”齐老费问,“怎么个包装法?”
“第一步就是取个响亮的好名字,你们觉得‘黄金米’这个名号怎么样?”周敏道,“既占了颜色,又说明我们的玉米有稻米的口感,同时还讨了好口彩。”
“听着倒是有气势,”齐老费有些犹豫的道,“但会不会太有气势了?”
“不过是名号,这倒不打紧,连锦鸡都能夸成凤凰,咱们这不算什么。”石头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站在门口道。
齐老三仿佛是专门来泼冷水的,又道,“但光是名号叫得响,只怕用处也不大。锦鸡吹成凤凰也还是锦鸡。”
“所以咱们的玉米与众不同,因为吃了之后,能够静心明目,缓解眼部干涩疲劳,对读书人来说是最好不过的食物。”周敏道。
齐老费连忙追问,“这玉米当真有如此神效?”
“有肯定是有的,但是否神效就说不好了。”周敏道,“这又不是药,总要长期食用才有效果,而且,大抵还会因人而异。”
“那……既然没有效果,怎能胡说?”齐老费迟疑的道。
周敏一笑,“反正就算吃不好,也不会吃坏了,不是吗?”
齐老费乍然领略广告的真意,不由呆了一呆,继而一拍大腿,赞道,“不错,反正吃不坏,有没有效全凭一张嘴说!况且咱们的玉米的确比别人的味道更好,这总不会错吧?”
石头冷不丁的补充了一句,“就是有人找上门来,也可以说他吃得不够多,体质不够好,所以才没有效果。何况总有人会觉得有效,主动替咱们作证。”实在不行还可以请几个托儿……这话他没说出来,因为他爹齐老三已经在朝他瞪眼睛了。
周敏暗赞古人对这些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居然如此之高,而且发散思维也不错,立刻就能举一反三领略出其中真味,实在是令她这个自诩“见多识广”的现代人汗颜。不过得到了他们的支持,这件事说不准真的能做成了。
她忍不住看向齐老三,他从一开始对此事就是持不太赞同的态度,周敏并不希望他觉得自己是个为了钱不择手段的人。毕竟玉米黄素是的确存在的,只是现在的人不知道,她也没有办法证明。
齐老三道,“如此神效,吹捧太过,不是贡品也是贡品了。”
周敏闻言眼睛一亮,“对啊,所以我们的玉米效果一定没那么好,必须要长期服用,嗯……就吃个两到三年吧,才有效果。”她说到这里顿了顿,又补充道,“就算最后牌子没打出去,至少将玉米推广了出去,总归还是有点用的。”
齐老三知道这话是说给自己听的,摇摇头道,“你既然要做就做,咱们的玉米好不好,吃了的人自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