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吴邪的盗墓笔记 > 分节阅读_7

分节阅读_7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战国时期,有一种用帛作为书写材料的书体──帛书,帛是白色的丝织品,汉代总称丝织品为帛或缯,或合称缯帛,所以帛书也叫缯书。中国目前现存最早的帛画是20世纪30年代在长沙的楚墓中发现的。近些年又出土了大批的竹木简。如1951年湖南长沙五理碑,1954年长沙仰天湖古墓,1954年长沙杨家湾古墓,1957年河南信阳台古墓,1975年湖北云梦睡地秦墓,1980年四川青川郝家坪土墓,发掘了大量的战国时代的竹木简。另外还有1942年长沙楚墓出土帛书(1945年流入美国),又山西侯马盟书等。无论是写在竹木简还是丝织品上的书体,都是战国时代的手迹。这些简与波帛书墨迹,不仅是珍贵的文物,尤其对于研究书法史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四帛书又称楚缯书,内容共分三部分,即天象、灾变、四时运转和月令禁忌,其内容丰富庞杂,不仅载录了楚地流传的神话传说和风俗,而且还包含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等方面的思想。

在文字的四周绘的12个怪异的神像,帛书四角有用青红白黑四色描绘的树木。

就帛书的书法艺术而言,其排行大体整齐,间距基本相同,在力求规范整齐之中又现自然恣放之色。其字体扁平而稳定,均衡而对称,端正而严肃,介于篆隶之间,其笔法圆润流畅,直有波折,曲有挑势,于粗细变化之中显其秀美,在点画顿挫中展其清韵,充分展示作者将文字艺术化的刻意追求。

帛书的画像列于文字的四围,先以细线勾描,然后平涂色彩,看似漫不经心随意绘出,却将12个神灵描绘得姿态各异,活灵活现,他们或立或卧,或奔走或跳跃,个个栩栩如生。

同时所绘神灵像又显示出很强的写实性,如一些神像身上的斑纹,描绘得细致真切,仿佛从虎豹身上揭来。特别是帛书四周所画的树木,随物赋形,繁枝摇曳,依像图貌,茂肚婆娑,可谓用笔之工、描绘之细分毫不爽。楚帛书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珍品,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瑰宝、珍奇。

──来自百度百科

002玉棺套

当时在地下并没有拍照,所以没有照片,这些都是google出来的一些类似的东西,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不过满是泥土。

(附一张新闻上的已出土玉棺套插图)

一共有230块各色玉片,用金丝相联,总重大概有40斤。这些玉石质地不会太好,本身的价值一般,主要是出售其历史文物价值。底价在100万以上。就近出手,全身而退。

003冥宫殇王地书

我把殇王地书能够看懂的部分抄录了下来,有些字迹不明,有些字过于执拗电脑无法显示,我都转换成了现代的汉语。殇王,姓(姓)氏,讳(名字),年二十五,父卒,继为大司马,领军发冢,所得金银宝货,悉充军饷,以助征伐,于国颇有功。初,王发一古冢,其冢不知何朝也,开棺而视,棺内盘有巨蛇,昂首欲噬王。王胆气素壮,提剑斩蛇,又思巨蛇卧棺,必有妖孽,剖蛇腹,得紫金匣,百法莫能启。

是夜,有白须臾入梦,怒问王曰:因何杀我?王性暴戾,多行杀戮,斥白须臾曰:想杀便杀!何问之有!白须臾大怒,化为日间巨蛇,张口来吞王。王拔剑伤蛇,脚踏蛇首,曰:尔剖腹不死,今割尔头,尚能活否?蛇做人言,乞怜曰:愿献二宝,以换一命。王许之,蛇乃告以紫金匣开启之法,又授以匣中宝物之用。王熟记于心,自思此事宜秘,只可我知,遂斩蛇首。及王之醒,身在血泊之中,乃悟所梦非虚,依梦中之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