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吴邪的盗墓笔记 > 分节阅读_6

分节阅读_6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聊斋志异中的曹ca墓穴,原文《曹ca冢》如下:

许城外有河水汹涌,近崖深黯。盛夏时,有人入浴,忽然若被刀斧,尸断浮出;后一人亦如之。转相惊怪。邑宰闻之,谴多人闸断上流,竭其水。见崖下有深洞,中置转轮,轮上排利刃如霜。去轮攻入,中有小碑,字皆汉篆。细视之,则曹孟德墓也。破棺散骨,所殉金宝尽取之。

异史氏曰:“后贤诗云:‘尽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尸。’宁知竟在七十二冢之外乎?ji哉瞒也!然千余年而朽骨不保,变诈亦复何益?呜呼,瞒之智正瞒之愚也!”

翻译过来的内容,很有传奇性,大概是有人河水悬崖边游泳,突然水中的人好像被刀砍了一样,断成两段,尸体浮出水面,后面又有人这样,他们感觉河底有蹊跷,就断流查看,看到河边的悬崖,淹没水下的部分原来有一个深洞,洞口有一个插满刀的转轮,里面是曹ca墓云云。

我见过很多的古墓中的奇异机关,知道这样的机关对于古人来说完全不难,难的是让转轮旋转的动力,这恐怕就是这个古墓会建在水底的原因,要实现一些能长时间使用的机关,那么必须要有源源不断千年的动力,河流为之一,而汪藏海想的更远,他使用了海底的海流和潮汐。

不过,这个传说也有破绽,我就很怀疑,是什么使得千年的刀刃锋利如初,水底的环境十分不适合金属保存,除非,这些部件都是黄金的。这却也不是不可能。

另一个破绽是,显然把古墓的口子通过某些手段封闭起来,要比装置一个机关合理的多,试想如果当时入浴的人没事,那么这个古墓也就不会被发现,反而你做一个转轮,总有偶然伤人的一天,到时必然有人会潜下去看个究竟,能制作这种机关的能工巧匠应该能想到这一点,为什么还会犯这种错误。

我看恐怕其中另有隐情,中原发展是以水土流失为代价,曹ca时代的清潩河应该水量更大,古墓应该是在水下很深的位置,到了蒲松龄的时代,水位下降的很多,才使得河底的古墓的得以能以人力潜入[npfans注:原文如此],这些浮尸恐怕是当时探墓的同行,被机关所暗算,又或起了shā • rén夺财的心,最后才使得古墓暴露。

说实话,这个资料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我一直在想汪藏海的海底墓穴是怎么建造的,因为在有水的环境下,在当时的人力物力下,除了沉船墓,其他方式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个资料让我灵机一动。

是否有这样一种可能,汪藏海是否是在海底区域内筑坝,形成一个环岛,接着排出海水,做成一个大概的旱地,在其中挖一个巨大的坑,然后放水驶入墓船,再次抽出海水,使得墓船随着水位的降低,缓缓沉入坑中,最后毁坝使得海水回灌。

从平面图看,这个海底墓穴的结构非常复杂,如果不是这种方式,那么它沉入海底的过程必须精确到使用微积分来计算,这恐怕有点不可能了。我想,既然古人可以截停一条河,为何不能在海底修起环岛呢?

回去查了查课本发现,这有一个问题,就是古人无法来处理渗水的问题,海底的海沙透水太好,建造这种水坝使用的人力物力要比沉船还要多好几倍,我请教我以前的老教授,他仔细想了一下,说关键应该在那些巨大的石锚上,石锚分布在四周宽广海域里,肯定是在做现在斜拉锁一样的结构,在整个船沉入海底的过程中,无数的石锚起到了调节平衡的作用。

010楼船想象图(附楼船插图)

后来和胖子讨论了一些关于楼船的结构。这个楼船真的是非常的巨大,我们画了好些草图,都感觉在整体构造上会有问题。这么大的一艘船,要航行起来实在是不太可能。所以,我们感觉这艘船作为一个巨大的坟墓的作用反倒比作为一艘船要重要得多。

如此巨大的木船,本身最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