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32
芸芸众生世上活,人畜本是同一窝。
明争暗斗饥肠饱,巧取豪夺悲事多。
贫寒果涩三月熟,富贵花妍七天脱。
悖经背道常纲乱,返祖归真成恶魔。
张晓亮读着父亲生前写的最后一首诗,感慨万千:父亲对社会的变化洞若观火,他意识到物质生活的富有,淡化了人们的精神境界,社会必将*不安。现代社会讲究一个经济效益,做什么事离不开一个“钱”字。为了钱可以失去自己最宝贵的品德;为了钱可以抛弃一切情感;为了钱可以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有钱能使鬼推磨,但钱绝对不是万能的。张晓亮父亲不能唤醒人们的意识,只能用诗的形式发表感叹,抒发自己的情怀。有人说,一个人生前做多了好事,可能得不到好报,但回归大自然却很轻松,没有任何痛苦。张晓亮父亲应验了这句话。
对父亲的丧事,张晓亮要求在学校设灵堂。谭校长却要求张晓亮回老家办丧事。张晓亮听了火冒三丈,说:“我两人在学校工作,我老家早没房子了,你要我到那里办丧事?老师在你们心中那么贱,老人去世了,还没点同情心,你们是不是人?”
谭校长说:“我不是那个意思,老人去世我们也感到悲伤的,就是学生刚经历了一场丧事,心还没安定下来,再闹一场学生心里阴影更大,难已恢复。你如果实在要办,就在学校大礼堂为老人举行丧事。”
张晓亮也不管什么影响,按照往日学校老了人的惯例在学校礼堂设灵堂。
学校工会平时没什么活动,只有学校哪个老师老了父母,工会主席写一个通知,告诉老师们这件事,再把老师们的烛礼送到孝家。按常规学校老师老了父母每人三十元烛礼,孝家摆十大碗热情招待。除倪跃思、刘恒坡与张晓亮有怨恨没有随礼外,其他老师都去了礼。隔壁贺老师是十多年的老邻居,他单独去了一百元烛礼。学校履行公事,派了三个领导拿了一百元现金送了一个花圈表示慰问。一切是那么平淡,那么冷清,凄楚得很。
倪跃思还跟别人说:“老家伙死得好,姓张的少了一个财神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