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36
到别家看看。”这些人赶紧站好队伍便有人上前登基了他们的名字。一个个的叫进去看视。
邻居的大婶听见这话笑着说:“你的手艺很能看得过去,这下放心了,要是选中了,我跟着我那个嫂子讲一声,对你照顾点就是了。你安心在这里等着吧!”宝钗感激的福身:“多谢婶子的照顾。眼看着晌午回不去,桂儿还要回来——”那个婶子不在意的说“等着你儿子回来了到我家吃饭就是了!”说着那个人便走了,宝钗站了一会,听见里面叫贾薛氏了便进去了。一个管事样子的女人看看薛宝钗叫宝钗在一个荷包上绣花。宝钗认真的做事,这个时候一阵轻轻的脚步声,那个管事的恭敬地对声调:“甄大娘来了,这些都是他们做出来的活计,还是大娘想出来的办法好,当着面做出来省的谁浑水摸鱼。”宝钗一边认真的绣着每一针,一边想着刚才管事的对自己可是高高早上的,现在对着什么甄大娘可是恭敬的很,看样子做活计的事情是甄大娘最后拍板呢。只是不知道这个甄大娘是个什么样子的谈严厉不严厉。
想着宝钗忍不住抬起头,等着看清了眼前的甄大娘立手上的荷包掉在地上了。那个甄大娘是个长相很标致的女人,年纪轻轻的,额头上一点胭脂记,正是香菱!香菱被黛玉买下来做针线上的人,香菱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见黛玉对自己这样好,八阿哥的府上和薛家贾家完全不一样,下人们虽然也是有点巴结向上的心思,但是谁哦也不敢弄出点邪门歪道的出来。互相之间也是和和气气的,香菱虽然不在黛玉身边伺候着,但是黛玉的行事性子还是能感觉到的。想着以前王夫人薛姨妈和宝钗他们对着黛玉的评价,现在比对起来,可见内心阴沉的是自己一向认为慈善人的薛姨妈宝钗和王夫人了。亏着自己自当初一门心思的对薛家这些人。把薛姨妈当成自己的亲娘一样对待,对着宝钗言听计从的。自己真是很傻了。后来香菱的手艺好,加上年纪渐渐大了,黛玉手下一个管绸缎成衣铺子掌柜的看上香菱想娶了做自己的续弦。那个掌柜的是山东逃荒来京城的被八阿哥救了,虽然没别的本事但是做生意是有点办法的,老家的妻子早就没了。掌柜的姓甄,家里只剩下一个人了。见着香菱又是一番心思了,甄掌柜的打听了香菱的身世,想人家到底是大门大户出来的,能看的上自己吗?减价呢灰了心思,谁知造化弄人,黛玉眼看着香菱只是干活,年纪越发的大了,要给香菱找人家。消息传出去,甄掌柜的动了心思,思前想后的决定还是豁出去了,恨着八阿哥和黛玉求了,成就一段好姻缘。
香菱的手艺好,管着成衣铺子的事情。整个店里人人都巴结着叫香菱大娘。造化弄人,谁知香菱和宝钗竟然在如此情景之下见面。香菱见宝钗身上穿着粗布衣裳缝缝补补的,一张银盘脸早就是不见踪影,整个人黄黄瘦瘦的,真是可怜。香菱想想宝钗虽然心思不是很正,但是毕竟是主仆一场,跟着那个管事的吩咐了留下宝钗做事情。宝钗见香菱对着自己装着不认识,难免灰心。谁知那个管事的竟然最后把宝钗留下来了,等着分住的地方特别照顾宝钗给了一间小房子给宝钗不叫她带着孩子跟别人挤在一起。宝钗暗想香菱那个丫头还算是念一点旧主的情面。但是接下来的生活,宝钗并没有得到一点的优待,香菱仿佛是没认出来宝钗一样。
经历了这些事情,宝钗也不是像以前样了,老老实实的干活养活自己和孩子。贾宝玉回家见王夫人躺在地上,宝钗只留下一封信,宝玉看了信傻呆呆的好些天只是守着王夫人不再出去了。等着宝钗搬出来一段时间了,宝玉一点的消息也听不见。这天宝钗到前面铺子送东西,转过后面的楼梯就听见两个贵妇人在讲话:“听说荣国府的那个含玉而诞的宝玉什么的,现在成了戏班子的吹鼓手了,老大的年纪了还跟着一般小倌似地跟着那些不成材的混在一起。”
“前些天才有个奇怪的事情呢,听着那个宝玉什么的,忽然之间改弦更张带着自己的老娘靠着在街边上写字画画赚钱了。谁知是怎么回事呢。一个大家子的子弟谁知成了这个样子。想当年贾家真是好气派啊!”两个女人说着闲话,宝钗听见这些一怔,随即还是摆出来一副沉默的样子送货去了。
立德的婚事圆圆满满的完成了,八阿哥这些天忽然变的怠工了,不是今天不舒服了,就是老病复发要修养几天了。反正尽量把自己留在家里跟着黛玉黏糊。在府上,八阿哥也不去书房只是在黛玉身边胡混。黛玉见人分派家务八阿哥在一边坐在看书,黛玉闲暇下来要去花园子转转八阿哥立刻扔下书本跟着。黛玉要午休八阿哥搬了枕头一起睡觉。真是叫黛玉有点不胜其烦。这天皇后叫人情黛玉第二天进宫说话,糖糖年纪还不大,公主府也要慢慢的建造,可是要准备的嫁妆什么的现在要动手了。既然是皇后叫自己,黛玉只好去了。
八阿哥可怜兮兮的看着黛玉出门,那个样子好像八阿哥是被遗弃的小狗一样,黛玉对着八阿哥可怜巴巴的样子心里暗自嗤之以鼻,根本是装出来的,八阿哥你天生是个会装蒜的腹黑。揉着自己的腰,黛玉对着站在门外巴巴的看着轿子里面自己的八阿哥一个白眼飞出去。装!你就会装!老娘要被你折腾死了!
被黛玉白一眼,八阿哥倒是很高兴叫着:“你们福晋身子弱多那些垫子,路上不准快了,颠着福晋看爷收拾你们!”黛玉听见八阿哥的话恨不得现在不顾一切的下轿子打一顿那个腹黑大sè • láng才好。自己成了这个样子是谁干的好事?
等着进宫了,皇后正在看一些东西,见着黛玉进来了先看看黛玉的气色,见黛玉面带桃花,眼神流转之间无限的风情心里暗自羡慕一下。含笑叫黛玉起身两人商量起来糖糖的嫁妆和府邸的样子了。
没一会齐妃这些嫔妃过来请安,黛玉仔细看了,不见了熹妃和谦贵人。见黛玉探寻的眼神,齐妃笑着说:“二格格出门子。熹妃不好受这些天一直病着呢!”黛玉听见齐妃的话眼神闪烁一下暗想熹妃的病可能是好不了了。心里有点不舒服,但是想起熹妃干的事情,黛玉装着糊涂:“女儿是娘的心头肉,熹妃难过是有的,慢慢的便好了。”接着话题一转,不再问起。
皇后和黛玉商量着糖糖公主府的细节,不知怎么的忽然说到了瓷器上,皇后笑着说:“是个,年希尧进京城了。他在景德镇办差皇上很满意。这次为了公主的婚事送来不少瓷器,等着叫人送来咱们看看。”这是很高的殊荣了,黛玉站起来对着皇后说:“娘娘对糖糖的疼爱,我这个亲生的额娘也比不上呢。”皇后很满意的听着底下黛玉和这些嫔妃们的奉承,“瑜敏的婚事在前头更要准备的。”正说着小太监通报进来年希尧的夫人进来请安了。黛玉一晃神,想想才清楚了年希尧的夫人是探春啊。探春从出嫁便没回来京城,现在终于回来了,可是贾家在什么地方呢?打工处贾家一出事,贾环和赵姨娘便失去消息这些天才恍惚着听见贾环竟然谋一个小小的差事,能够养活自己和赵姨娘了。可惜家里太穷了,贾环还是单身一个人。
皇后看着黛玉笑着说:“本宫恍惚记着这个年希尧的继夫人是弟妹的表妹么?”一直是静如止水的年湘雅听见探春来了眼神闪烁,脸上带着期望神色一直看着门口。皇后看看年湘雅的样子,只是不出声。
等着探春穿着二品诰命的服色进来,眼前的探春倒是出落得很好了。南边的气候哈市湿润的,探春出嫁多年一直掌管家务养育孩子,俨然是个精明的当家太太了。对着皇后恭恭敬敬的请安,又给黛玉和齐妃这些王妃和妃子们请安,礼节一丝不错的。年湘雅看探春的眼神带着点激动,相比当年年湘雅在家的时候,探春对年希尧前妻留下的孩子很好。
皇后只是问了一些家常话不过是好好地管家,恪守妇道,要好好地当贤内助的话。年希尧对雍正可是比年羹尧靠谱多了,但是毕竟沾上了年家的字眼,像必这些年年希尧如履薄冰日子也不好过。皇后嘱咐一些话给了赏赐叫探春和年妃自去讲话。这里黛玉跟着皇后闲谈片刻也告退了。真是巧的很,在出宫的时候,黛玉正遇见了探春。昔日的姐妹相见,探春见黛玉风神秀色比当年更加出落了,想起的姻缘越发的感慨起来了。
探春按着规矩给黛玉请安,黛玉想想探春的丈夫身份敏感,也不轻探春来自己的府上只是站住寒暄一些话。探春看样子是知道了贾家的事情,一脸愧疚和感谢的说:“多谢王妃惦记着他们。环儿现在能自理了,姨娘身体还好便是他们造化了。还要谢谢王妃的恩典叫环儿和姨娘能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呢。”这话叫黛玉有点糊涂,但是宫门前不是谈话的地方黛玉只好安慰了探春一些话:“你向来是嘴明白事理的,何苦这样自找伤心呢眼看着二舅舅便要回京城了,你们一家总是能团聚的。”探春也是明白人忙着拭泪跟着黛玉告退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母女相见感伤世事,深宫之中熹妃发癫
年羹尧被皇帝厌弃,年羹尧家里被抄了个干干净净,好在以前年家的老宅子年遐龄分家的时候给了年希尧,保存下来。年秋月被人从蒙古送回来年羹尧的房产什么的全被查封了,年秋月眼看着无处存身,年希尧是个老好人只好叫年秋月暂时住在自己家里。毕竟是一家子的兄弟姐妹,也不能看着年秋月一个人在外面无家可归睡在大街上。
现在年家只剩下了年希尧这一支了。探春坐着车子回了家,早有下人通报进去,不少的人出来迎接了探春进来。探春一进去先问问了年希尧在家不在。管事的上前说:“大爷叫人给家里捎话了,今天事情多回来的时间晚了,叫奶奶先吃饭歇息了。没妨碍,叫奶奶只管在家放心!“探春问了行礼和带来的土产这些东西,底下人的一一上前说的清楚了。探春满意的点点头一转眼看见年秋月站在一边畏畏缩缩的不敢上前。
这些年的经理年秋月也算是明白了人家的冷暖,以前自己和年羹尧一样是存着青云之志的,先是进宫选秀被太后赶出来,年秋月不想是自己的短处和不谨慎反而是抱怨天抱怨地的,一会抱怨黛玉心怀嫉妒,一会是想着一定是四阿哥的福晋现在的皇后看自己不顺眼了,在宫里下黑手。其实年秋月比年羹尧目光短浅,一点脑子没有。康熙是什么人,他的皇宫里面选秀女,一个皇子的福晋能轻易地插手进去吗?就是惠妃德妃这些掌权的妃子也不是容易的。年秋月从小是侧室养大的,再者女孩子也不会学习文韬武略。眼皮子浅,喜欢情情爱爱的腔调,不切实际,只会做梦也是难免的。
后来在贾家仗着自己娘家的势力作威作福的后来成了蒙古亲王的妃子,都是仗着年羹尧的权势,这些就好像是一场梦一样。现在年秋月一下子成了落架的凤凰不如鸡了。探春是个精明强干的,对着年羹尧和年秋月的座位早就是看不惯了。但是探春身份尴尬只是个续弦拿不出来什么大嫂子气派来。再者年希尧是个省事的,见自己劝不住一家子的人只好远远的离开了事。探春对年家在京城的也就是转糊涂了。年秋月一个人在京城虽然衣食无忧但是那些底下人闲话不断,外面更是风言风语的叫年秋月只好在家里装缩头乌龟了。
这些年年秋月也逐渐醒悟过来,知道自己一无儿女傍身,二来身份尴尬完全看着以前自己看不上眼的大哥和嫂子照看自己,要是哪天大哥不管自己了,年秋月想起来越发的担心自己未来生活了。尤其是年希尧和探春回京城了,眼看着探春把家里管得铁桶一般,自己以前对探春不是很看得上的。想着年秋月惴惴不安的上前来。正遇见探春分派家务事,看着探春挥洒自如,浑身都是管家奶奶一品大员夫人的派头,年秋月越发的畏缩起来了。
“姑奶奶有什么事情?这些年你哥哥不在家,这个房子多亏了姑奶奶帮着看着呢。家下的人谁怠慢了姑奶奶了只管说出来!“说着探春叫丫头们拿出来不少的新鲜东西给年秋月。探春是跟着贾母身边教养出来的,又是庶出,对着人情来往什么的拿捏的很有分寸。对年秋月虽然心里不是很喜欢,但是年羹尧不在了,年遐龄不在了,年家的人只剩下了年秋月和已经出嫁多年的年秋月另一个姐姐了。探春想起年希尧和自己讲的话,他们还要回南边去的,年秋月和自己没什么大矛盾自己犯不着做恶人。
年秋月嫁到贾家的时候也曾经听见一些关于探春的话,知道这位贾家的三小姐不是个好讲话的人,只是因为自己生母赵姨娘在王夫人面前不是得脸的。本想着探春一来就要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