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40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小太监通报说四妃来请安了。帘子一掀开惠妃打头荣妃、宜妃和德妃全进来了,贾敏和黛玉忙着站起来四妃先向着太后请安,接着贾敏和黛玉给四妃请安。
等着大家莺声燕语的请安见礼之后,惠妃看着黛玉全是满意的笑容:“我就说,林家的格格和老八倒是天生的一对,太后和皇上的眼光自然是没得说的。最近老八那个孩子越发的沉默起来,我倒是喜欢黛玉的性子,讨人喜欢,活泼些。以后和老八在一起也能叫老八不要整天唉声叹气的。只怕是跟着四阿哥在一起也变得阴沉起来了。”宜妃听着惠妃的话一笑,看着德妃说:“我就是奇怪的很,怎么老十四和老四是一个额娘生的,性子天差地别的。惠妃姐姐,我看着老八的性子你先不要着急,等着内务府把婚期定下来了,老八就整天笑嘻嘻的了。哎呦,刚才我还想着惠妃姐姐这个簪子朕好看,这是大阿哥孝敬的?”
惠妃得意洋洋的摸一下自己头上的簪子,得意的说:“这是南海沉香做的镶金的簪子还有一个手串呢。老大什么时候能那样细心了?这都是老八孝敬上来的,说是底下一个门人孝敬上来的。”宜妃看着啧啧称赞一下,太后听着有趣惠妃很乖巧的把那个手串奉献给了太后。
黛玉和贾敏不出声看着这些妃子的精彩表演,德妃在宜妃提起来四阿哥的坏脾气的时候眼睛里明显的闪烁一丝丝的不自在。按着刚才的宜妃的话来看,四阿哥和自己的生母关系不好这是世人皆知的秘密了。只是德妃,这个德的称号应该不是白给的,怎能容许自己戴上队孩子不好的名声?或者是这一对别扭的母子,成了现在的样子四阿哥和德妃都是有责任的。
太后明显喜欢泼辣明艳的宜妃,而德妃和荣妃老老实实呆在一边永远都是温和的笑着,在适当的时机说那么几句。太后好像很喜欢黛玉,又对着贾敏说一些就要成为一家人的话。贾敏和黛玉连称不敢。惠妃宜妃在一边帮着说好话,太后一高兴拿着身边炕桌上的一个香橼赏赐给黛玉。
接过来的时候,黛玉才惊讶的发现这个东西根本不是真的果子,而是拿着上好的蜜蜡雕刻出来的。远远看着就好像是真的佛手一样,似乎都能闻见它散发出来的淡淡香气。太太后笑着说:“这个东西是外邦进攻上来的,就只有两个,皇帝孝敬哀家一个,另一个赏赐给太子了。这个刚开的时候看着很好玩的,时间长了也是就那个样子了。咱们宫里那里找不来这个来?今天黛玉念书也是功劳,赏给黛玉拿着玩去吧。惠妃的手串很好,不过那是老八的孝心,老婆子就不赏赐东西给惠妃,也不领你的情,只念着老八的孝心就是了。不过老八那个孩子虽然不是你生的,可是生恩不及养恩大,惠妃教养老八辛苦了。”
听着太后的话,惠妃他们四个的脸色都凝固一下,很快的而恢复正常。惠妃对着太后福身说:“有太后这句话,臣妾就心满意足了。八阿哥能有今天的出息,也是皇上管束教育的好,臣妾不敢居功。”
太后听着满意的点点头,忽然外面通报“八阿哥来了。”太后看着黛玉笑一笑说:“叫他进来!”黛玉低着头站在一边,只见帘子一掀,一个穿着香色袍子,身材挺拔的人进来,那个人走路的声音很有节奏叫人听着不紧不慢的。八阿哥温和的声音响起来,对着太后和惠妃这些人请安。
等着八阿哥给太后和四妃请安之后贾敏个黛玉给八阿哥请安。八阿哥一定是知道了指婚的事情,反而是对着贾敏先问好了。贾敏唬的连忙侧身躲开,嘴里叫着:“这万万使不得!”太后和惠妃都是笑着说“皇上已经下旨了,你就算是老八的岳母很应该的。”到底是老八对着贾敏行了半礼,贾敏连马格逊谢不迭。黛玉倒是大方的对着八阿哥请安,要做出来害羞的样子对着黛玉来说还没有那个感情呢。
谁知黛玉的样子在太后这些妃子的眼里却是成了黛玉大方的表现了,太后问八阿哥:“老八来什么事情?”八阿哥笑着说:“眼看着天气越发的冷了,皇阿玛叫儿臣送些皮毛过来,还请太后保保重身体。”太后看看跟着小太监们手上端着的皮子和一些别的东西点点头说:“知道了,回去替哀家谢谢皇帝惦记着。这些孝心我收下了。”太后又问了八阿哥一些话,一边迷着眼睛观察者八阿哥的神色和气色。半晌太后才慢慢的说:“老八最近看着消瘦不少,好像有心事的样子。你看。”太后指着一边的黛玉说:“皇上心疼你这个儿子,指了天仙似地的美人给你做福晋,家世人品性子都是万里挑一的等着明年大婚了你也是大人了。还有什么心事不成?你这个样子皇玛嬷看着心里不舒服啊!”
八阿哥微微一笑,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冬天午后的阳光,虽然温暖可是带着一丝丝淡漠的看穿世事的凄冷。太后皱起眉头刚要说话八阿哥温和的声音响起来“儿臣多谢皇玛嬷挂念着。只是最近皇阿玛叫儿臣在户部学习,年底下了,自然是事情多一些。这些天忙着户部的事情没休息好是有的。再者皇阿玛交代下来的差事不敢粗糙。”
太后稍稍放下心,一边的惠妃心疼的说:“别看着你现在长大了,可是你从小就是肯生病的,底子弱,还要有保养些才是。太医给你开的丸药还吃着没有?”
八阿哥听见丸药之类的话不易察觉的瑟缩一下,“回额娘的话,儿臣的身体没事,是药三分毒,太医不叫经常吃。”惠妃听着这话刚要说什么就听见太后发话了:“既然是这样,上好的燕窝给老八一些,药补不如食补!”
黛玉不出声的站在一边心里嘀咕着八阿哥好像很害怕吃药啊!为什么呢?
第三十六章
-->
喜洋洋贾敏回扬州,解心结母女重归好
太后按着规矩赏赐一些缎子之类的东西贾敏和黛玉便告退了。看着远远被甩在身后的皇宫巍峨的高墙,黛玉忍不住叹息一声,拧着手上的绢子:“还好不是小老婆,要不然天天要到正房面前站规矩,得宠是不能安静,不得宠更是生不如死,这样的生活自己想象都要崩溃了,只是将来八阿哥的下场,横竖自己不是八福晋,就算是雍正把自己赶回娘家,也是雍正的连襟自己的哥哥养活自己!眼下还愁不到那里去。可是黛玉随即想起皇权的争夺可不是请客吃饭那个真刀真枪的革命啊!可怜的八阿哥,上帝与你同在,要是对着我好一点,也许本姑娘一感动就跟着你同艰苦共患难了。但是今天太后和惠妃的话叫黛玉越发的觉得深宫之果然处处是故事啊。
一回家贾敏忙着给林如海写信告诉京城的事情,子瑜的婚事准备的很好了,又是黛玉被指给八爷,这下林家算是由以前的闷声不响发大财变成现在的一举成名天下闻了。子瑜从翰林院回来早就知道今天康熙指婚的事情,故意拿着一些街上买来的小吃到黛玉房里种想着看看黛玉的笑话。谁知糖葫芦炒栗子烤白薯的被搜刮一空,黛玉一点害羞也不见,反而是狮子大开口的叫子瑜明天多多买一些点心来吃吃!
“你,太能吃了。小心吃多了不消化!”子瑜那点可怜兮兮的工资,连着自己每天吃饭喝茶都不太够呢。只是觉得自己是大人了,那里好意思开口和家里要钱花呢?翰林院里面的贫苦出身也是有的,子瑜不想叫人觉得太特殊了。黛玉剥开一个热热的糖炒栗子,满意的吃着:“看你做官越来越穷了。我这里还有一些零花钱你拿去吃饭好了。我真是想不明白,你们那一点俸禄银子是怎么活下来的?难不成做了官就要喝西北风了?”
“你知道什么,咱们家有祖上的积攒,还有娘亲这些年的经营也是积攒不少的。我们翰林院里还有京城六部官员里面贫寒出身的不少,你那天看看人家带着来的午饭是什么样子就知道了。还以为谁都是每天想吃什么就是什么呢。一个月一两银子的房租都是好的,怪不得现在这些人一个个削尖了脑袋想要放外任呢。要不就是喊穷要借银子生活的。我跟着你说这些干什么?烫着呢,小心烫嘴!”子瑜看着黛玉津津有味的吃着糖炒栗子自己也是嘴馋了,伸手拿了一个放在嘴边咬上去,哀号一声被烫着了。
黛玉不敢多吃只是吃了两个栗子也就放下了,丫头们忍着笑上前服侍着子瑜漱口,王嬷嬷叫着拿烫伤的药给子瑜敷上,子瑜忙着不要人惊动贾敏,“没事,这一下连红也没有红一下,只是自己被吓着了。”子瑜喝了一杯茶算是缓和过来了。黛玉仔细看看子瑜被烫着的嘴唇,没有事。忽然黛玉发现子瑜和以前那个整天在家念书的子瑜不一样了。以前子瑜穿着打扮什么的都是贾敏指点着子瑜身边的嬷嬷和丫头的。子瑜被打扮的和贾宝玉不差什么,当人颜色上素净不少,身边也是丫头小厮嬷嬷的,出门也是兴师动众。
现在子瑜穿着的衣裳颜色还是素净的,而且料子也不是很显眼叫人一看就是昂贵非凡的了,反而是一般市面上买的比较好的料子,不是天青色就是灰色黑色褐色这些比较成熟的颜色出来。今年的夏天黛玉甚至看见子瑜穿着竹布长衫在外面溜达来着。而且子瑜身上的玉佩荷包什么的都是简洁样子,不炫耀刺绣的功夫。自己给子瑜花费不少功夫做出来的荷包也不见带着。
“如今入仕比不上在家的时候,天下谁不知道爹爹的位置是个肥缺?我是个男人,还能和你一样装扮的天仙一样。爹说了,还是低调一些,你那个荷包,被人抢走了。怪可惜的,好妹妹你给我再做一个,花样简单些的,和上次的那个一样实用才好。省的你出门子了就把我这个哥哥扔在脑后了。”黛玉的设计好,荷包里面分两层,放东西方便。可惜啊,被八阿哥拿着冠冕堂皇的借口弄走了!
看着子瑜笑的不怀好意的样子,黛玉把到嘴边的问话咽回去,一定是八阿哥拿走了那个荷包了。“哼,我明天要吃点心,稻香村的南糖也要一些。银子我不给你了,等着你娶媳妇了,我就花不着你的银子了。现在多多的出先血吧!”黛玉拿着子瑜的话把他堵回去。底下伺候的丫头和婆子们听着都是忍不住笑起来了。
第二天贾家便是有人上门贺喜,来的正是凤姐,贾敏叫人迎接进来,凤姐对着贾敏道喜,又对着贾敏和黛玉说:“老太太昨天听见消息高兴地一晚上都没睡好,早上早早的起来赶着我过来给姑妈和妹妹道喜呢。今天来的时候,老太太叫我问问姑妈,现在林姑父在扬州,子瑜和妹妹的婚事怎么办呢?虽然皇子大婚全是内务府的管理的,一应的嫁妆和聘礼全是按着规矩来的一点也错不了的。可是姑妈和姑父那里有不疼自己的女儿的道理,老太太说要是不方便从南边置办东西,府里帮着打点就是了。姑妈要是看着我能帮着端茶递水的,尽管开口。我一定来沾沾光抬讨一点喜气的。”说着贾敏一笑,这个熙凤的嘴真是厉害的很。
“难怪老太太这样疼你,一张巧嘴真是厉害。我现在等着内务府的安排的婚期,子瑜的婚事现在大概都齐全了,婚期也商量下来了。就在明年的暮春就是个好日子。等着玉儿的婚事定下来时间,我先带着玉儿回家,等着准备了东西一起过来再办事岂不是更好。你姑父最是宠爱两个孩子,子瑜是男孩子。娶媳妇是好事,玉儿不一样总是要出门的,回去看看也是好的。做官的人家那里就呆在一个地方不动了。你回去跟着老太太说一切都安排的妥当了,不用操心惦记着,保养身体是要紧的事情。还有等着闲了我带着玉儿和子瑜过去告辞。”接着贾敏有何凤姐说一些闲话,便散了。
过了几天内务府选定下拉的日子就在明年年底。贾敏算计好了时间带着黛玉准备行李要回南边去了。贾敏看着这些天黛玉精神还好既不骄傲也不是害羞的躲在屋子里的,还是和平日一样,待人处事也是日渐稳重心里越发的高兴,可是又一想自己的女儿小小年纪要出嫁了,难免是伤心了。贾敏嘱咐了黛玉:“只收拾那些平常用的东西咱们在江南呆不住多长时间的很快还要会来的。”一边又叫来这一边的管事林平那排着子瑜婚事后续一些小细节嘱咐着自己离开之后要林平好好的伺候子瑜,不能叫他胡闹等等。
本想着子瑜要留在京城了,谁知康熙忽然给子瑜安排一个外任叫子瑜到广州海关上查账,还要看看能不能多增加税收。这下子瑜可以跟着贾敏合格黛玉一起顺路了。贾敏这天带着两个孩子到了荣府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