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4
以后才能梳很复杂花哨的头发。那个篮子里面的东西应该是梳头的工具了,黛玉叫菊英把自己的工具篮子给自己看看,一打开,里面的东西有些黛玉是知道的,有些很古怪的样子的,黛玉根本没见识过,甚至是自己身边的丫头都是没见过的。那个菊英慢慢的讲清楚,大的梳子一个梳齿和一个梳齿隔得很远,是用来疏通头发的。那个小小的像是刷子一样的东西,黛玉见过贾敏用过,自己这里也有,是抿子,用来蘸着刨花水当做发胶使用的。但是那个半月形的东西是什么?上面的梳齿很细密,黛玉拿起来好奇的看看赫然的发现这些东西好像是全新的!
看出来黛玉的迟疑,李嬷嬷笑着说:“太太知道姑娘的喜好,太太说了玉儿必定是不愿意使别人的东西,这一套放在这里专门给姑娘使。这可是太太特别叫常州最好的店铺特别给姑娘的。”那个菊英看出来黛玉很随和,立刻在一边附和着说:“姑娘好福气,这一套东西可是全扬州城姑娘个做梦也想不到的好东西。”
黛玉对着这些爱不释手,梳头的家伙原来尅这样,真是精致小巧,拿着一个簪子把玩着,黛玉跃跃欲试的说:“就先试试好了,不要太老气了,和平时的样子差不多就行了。”菊英蹲身答应了站在黛玉身后梳头。一边的紫苏和白芷看着,帮着捧镜子和拿东西。
菊英也就是个十六七的小姑娘,但是梳头的手艺好的不像话,下手不轻不重,动作麻利,很快的给舒云还是梳了一个双髻的样子,可是和平常的样子看起来完全不一样。那个发髻把黛玉衬托得好像是天上的仙女一样,带着飘逸出尘的味道。
“姑娘是个标致人,这个发髻师傅曾经说过只有像是姑娘这样跟天仙一样的人梳着才好看呢,这叫望仙环髻。”菊英很麻利的把一个栀子花球簪在黛玉的鬓角边上。看着镜子的里的美人,黛玉感慨一下,林妹妹你真的是天上的仙子啊。
看着黛玉很高兴,白芷很有颜色的拿着一个小荷包给了菊英。李嬷嬷叫人带着就把菊英出去了。看看桌子上的座钟,黛玉扶着紫苏带着一群的丫头给贾敏请安去了。林如海今天这个时候还在家里,看见黛玉身上头山焕然一新的进来都是满意的点点头。林如海和贾敏交换一个眼神,问了黛玉一些昨天休息的如何的话,子瑜进来了,一家人吃早饭不提。饭后林如海自去处理事情,子瑜还是接着念书去了。黛玉跟着贾敏处理一天的事情。忽然听见外面一声:“太太,贾家来人了!”
第四章
-->
因为这几年,贾家到了京城,和自己的娘家离得远了,贾敏不免还是想念母亲的。现在忽然听见母亲家里来人了,立刻是叫人:“带进来,是谁来了?”站在门边的小丫头掀开帘子,一个管事嬷嬷样子的女人进来了。身上穿着的衣裳和头上的首饰和主子差不多,那个人进来正是王夫人的配房周瑞家的。看见是周瑞家的,贾敏的眼神里面刚才欢欣鼓舞神情好像瞬间消失了。刚才是满心期待着等着人进来的贾敏忽然变成平时那个喜怒不形于色的盐政夫人了。
周瑞家一进来对着贾敏和黛玉请安磕头,嘴里说:“给姑太太请安,老太他叫我看看姑太太来了。今年奴才的男人来江南查看庄子上的事情,因此奴才跟着来了。老太太和全家上下都好,请姑太太放心。老太太还加问问姑太太的姐儿和哥儿身体好,我们太太问姑太太的好。这是老太太叫奴才带给姑太太的。”说着周瑞家的拿出来一个信封。贾敏身边的一天上前接过来交给贾敏。
“你一路上辛苦了,搬凳子给周瑞家的坐,家里没什么事情?老太太现在身体如何?多谢你们惦记着。”贾敏看看那个信封里面的的东西都是一些很普通的东西,信上写的也很简单。贾敏放下手上的东西看着周瑞家的。
周瑞家的跟着贾敏说着京城的事情,一个劲的说着老太太对着宝玉的疼爱,还有就是元春现在不是女史了,被皇帝看上,现在已经是贵人的分位了。黛玉厌烦这些事情,刚才问候了周瑞家的的时候,那个女人一双眼睛上上下下的看自己,真的叫人很讨厌。听着周瑞家的一个劲的说着元春现在很得皇帝的宠爱,黛玉的心里一阵的难受。皇帝现在多大了,快五十的人了,元春还是个女孩子,再者元春将来的下场。黛玉不想听下去,站起来对着贾敏说:“娘亲,哥哥前些天还抱怨着书房的窗户不亮,我叫人看看去。”贾敏知道黛玉不喜欢听这些,也觉得这些话现在不改叫黛玉听的,于是点点头叫黛玉出去了。
黛玉带着一群的丫头和婆子出了贾敏的正房,雪雁心直口快的对着黛玉抱怨着:“以前都是老太太身边的人来,这一会这个周瑞家的是谁?竟然那样看着姑娘,还是国公府出来的人,真一点规矩没有!”
黛玉看一眼雪雁:“你个丫头管好自己的嘴,这是在咱们家里,可是那毕竟是外祖家来的人,你在这里大大咧咧的,保不准谁听见了,传出去,又是闹不清。叫白芷和雪雁跟着我就是了,你们回去吧”眼前就是子瑜的书房跟着黛玉这些丫头们才敢散了。
黛玉把这些事情放在脑后,一门心思的帮着子瑜整理着以往的试题,子瑜的先生在一边研究着以往的试题。这一上午很快的过去了。雪雁打听着贾敏跟着周瑞家的讲了一些话就叫她休息去了。今天中午没人在跟前。子瑜这里一门心思的用功,黛玉特别的叫厨房要注意子瑜这一边的伙食,特别的安排了今天子瑜的菜色,黛玉带着人去了贾敏的房里。
看见黛玉进来,贾敏收起来刚才若有所思的神气,慈爱的叫黛玉坐下来:“好孩子,刚想着叫你来吃饭,可是听着你和你哥哥在商量学问上的事情,就想着你们兄妹一起吃饭也是好的,你这个时候怎么来了?”
“娘亲,哥哥那里还有先生呢,我一个人怪没意思的陪着娘亲不正好?难道是娘亲嫌弃我了?还是今天外祖家里有事情?”黛玉试探着问。
“没什么事情,你只管安心的跟着我身边。等着下午的时候你来这里帮着我算算账!你父亲公事忙得很,你哥哥现在也是这个天念书辛苦,你还是乖乖的老实几天。我看着这些天你身体好些了,可是规矩松懈许多。看来以前真是太惯着你了。女孩子家家的,要是叫人讲出一星半点的不好将来一辈子全完了。”贾敏明显是借题发挥起来,李嬷嬷站在一边有点不愿意了。黛玉这几天是活分些,可能是身体好了自然喜欢多出去走动一下。以前姑娘身子弱的时候,老爷夫人不也是经常带黛玉着出去走动,说是怕在家里闷坏了更加不好。今天太太是怎么了?想着李嬷嬷看着贾敏身边的嬷嬷一眼,两个人交换一个意味不明的眼神。看来今天是贾家的来人叫太太心情不好了。
这些天黛玉已经使出全身的力气了适应忽然转变的生活了,以前的黛玉虽然身体不好,可是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了,在丫头和李嬷嬷的讲述里面,黛玉觉得以前这个身体倒也不是典型的多愁多病身。当然,这样的环境林妹妹也不会多伤心。父母双全,备受宠爱,贾敏看着是个端庄贤淑的太太,长相也标志。家里那些姬妾一无所出,还不得宠,自然没有哪些破事出来。这样的林妹妹哪有多少的伤心事伤春悲秋?都是后来没了父母,被贾家那些人给闹腾的。自己现在只要跟着李嬷嬷学规矩不要做出来惊世骇俗的事情就行了。这样精致的生活还是蛮有意思的,只是自由少点更不能跑出去吃路边摊了。
可是面对着贾敏忽然的愤懑,黛玉有点傻眼了,难道自己露馅了?看着黛玉低着头的样子,贾敏立刻是悔青了肠子。娘家的事情还有周瑞家的态度叫贾敏想起来一阵的无名火。可是还不能光明正大的发作出去,结果一提起来家里的事情就把火气发泄在孩子身上自己的玉儿可是从小当成儿子一样教养长大的,今天自己也是被气坏了,竟然把火气发泄在孩子身上。想到这里贾敏抱着黛玉在怀里摩挲着:“我的宝贝玉儿,刚才你娘糊涂了,想着别的事情怪在你身上了。可怜见的,你现在眼看着就要十二岁了,咱们家和那些汉人还是不一样的,恐怕你将来是要参选的。选秀的事情听着光鲜其实里面的事情,真的是见不得光的。你是老爷和我捧着凤凰一样长大的,那里舍得叫你受那个委屈去?好了没事了,你们下去吧,我有事情和玉儿说。”伺候的人全都出去了,李嬷嬷和贾敏身边的嬷嬷坐在外面守着听着传唤。
黛玉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一定是贾家出了什么事情了。黛玉亲自给贾敏端来一杯茶,“娘亲这是干什么?难道娘亲生气了,找着女儿出气也不行了?女儿伤心什么?叫娘亲开心也就是我的孝心了。娘亲还是保重身子,父亲的事情多,家里还是娘亲支撑着。”贾敏拉着黛玉坐在自己身边,沉默半晌慢慢的说了事情经过。
贾琏要娶王家的女儿,王夫人现在当家,只说是家里用度不够,王家的女儿自然是娇贵的,要是婚事办得不体面,聘礼赶不上人家送来的嫁妆,一定要没面子的。还有宫里的元春现在得宠了,需要银子打点。周瑞来的意思根本不是收地租,而是卖田地!折变出来银子拿回去。周瑞家的来的意思是叫贾敏帮着看看有什么大方的买主没有。那些都是南省最好的田地啊,竟然要卖出去!真不知道将来贾家拿着什么给儿孙使用?
听着贾敏的话,黛玉沉默了,贾家真的要走下个衰败了。老太太还在他们既偷着买田地了。听着林如海的意思,贾家前几次接驾已经是借钱了拿着国库的银子充胖子。借钱不是捡钱,要是等着皇帝想起来借钱的要还的时候。贾家拿着什么过日子?敢欠皇帝的钱是个什么下场?谁都知道江南的天地是天底下最贵的良田,那事一本万利的事情。竟然把这些变卖了。也不知道王夫人的脑子里面装的都是什么。
但是转念一想,前些天贾敏有意无意的在自己面前讲宝玉的事情,黛玉想着千万不是贾敏的小心思,把自己和要沉船的贾家连在一起。于是黛玉对着贾敏说:“田地的事情是一件大事。可能是外祖母家里和别家不同,家底丰厚看不上田地的小出息也是有的。可是前些天我跟着娘亲听那些太太夫人讲话,只有买田地的没有卖的,冒失的讲出去不是叫人笑话的?还是等着爹爹来了商量一下好了。”
贾敏想起这些更是生气,这些豪门大户都是大地主,谁家要是传出来要卖地的话叫人看不起。这个嫂子真是糊涂人一样,自己要是帮忙了连带着林家的名声也跟着被沾污了。贾敏想起自己刚和林如海生成亲的日子,心里不由的对着贾母的想法有点糊涂了。
给黛玉讲了一些账本上面的事情,叫黛玉在一边的花厅上看账本去了。看着黛玉身边的一天婆子跟着去了。贾敏叫住了李嬷嬷,自己有些事情要和心腹商量一下。今天发生的事情李嬷嬷和贾敏身边的福嬷嬷都是知道了,看着夫人不能决断的神情,福嬷嬷先说了:“刚才大姑娘劝夫人的话倒是字字珠玑,咱们这样的人家虽然不敢和京城的王爷,宗室贵人比,可是在眼前的地面上还是有头脸的。要是万一传出去卖地的话头。就算是和咱们家没关系的,老爷的官声还是要的。再者这也不是好听的事情。家里的事情,夫人出来这些年了,真的就就能难道那里去?依着奴婢看这都是二夫人捣鬼罢了。”福嬷嬷从小着贾敏,最看不上的就是王夫人。
对啊,贾敏心里一闪,自己当初小选的时候,娘亲求了皇帝,自己被指给了林如海,要不然凭着自己娘家的包衣身份,最好的了就是花钱免选,弄不好就是进宫当宫女了那里就能攀上高枝。包衣的身份在汉人看起来就是主子,尤其是跟着皇帝身边的,皇帝家的奴才,虽然人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自己家里岂不是更加煊赫?可是规矩放在那里,包衣出身的女孩子只能是参加小选,进宫做使唤的宫女去。自己能够和林如海结亲,还都是皇帝看在母亲的面子上求来的。这些年自己婚姻生活美满,夫妻两个情投意合。难道自己就忘记了新婚的时候自己小心翼翼的时候?林家是满洲的亲贵,就算是书香门第可是那些规矩身份还是在的,自己虽然家里富有,还得皇上的恩宠,但是身份悬殊。好在公婆早逝,旁支亲属也不多。林如海倒是没有很在意贾敏的出身,日子才好过些。其实贾敏对着自己的出身很矛盾,一方面觉得自己母亲很伟大,一方面有痛恨自己包衣的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