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22
虽然他想给苏日暮找点事情做,当初说要他在朝廷上帮忙多半是个借口,只是在朝廷有阜怀尧,就算他不在了,起码不必担忧苏日暮哪天醉得天昏地暗死的不声不息,不过倒没有让他深陷官场的意思。
再者,苏日暮本就是那种洒脱不羁的性子,其实更合适驰骋江湖或征战沙场,深居在谨言慎行的庙堂的话……未免太难为他了,宰相这个位置,甄侦楚故应该也适合吧。
阜怀尧看出了他的心思,微微摇头,“远舟,世事难两全,你懂得的。”既然他有这样的能力,既然他入得官场这趟浑水,又怎么能独善其身呢?
阜远舟明白他的言外之意,唇角不由得带上一抹苦笑。
不是不懂,只是想在能力范围为那个生无欢死无惧的人多做些事情罢了。
“当然,朕也不会强人所难,他若不愿,朕还怕玉衡泱泱大国找不出有能之士么?”硬话撂下了,阜怀尧话锋一转,语气就缓和下来。
阜远舟松了一口气,“我替苏日暮谢谢皇兄。”
不过阜怀尧下一句话又让他惊了一惊。
“你觉得苏日暮不适合,”阜怀尧用淡然的眼神望着他,霜冷的脸上是华美的冷丽,“那远舟,你自己呢?”
第一百零八章焰火
阜远舟听了直觉得愕然,“皇兄三思……”
任人唯亲是君王大忌,何况阜怀尧素来走的都是任人唯贤举贤任能的路子,以他永宁王的身份,在这个位置上多多少少会引人诟病。
“难道远舟不觉得自己是贤能之人?”阜怀尧淡淡反问。
右相掌文武百官天下民政,左相司弹劾谏言军国大政,若是有心,神才永宁王什么做不到?
“皇兄是认真的?”阜远舟皱着眉问道。
阜怀尧并不接话。
阜远舟当然知道兄长不是一个会开玩笑的人,却是眉头锁得更紧,提出了自己方才的想法,“若说是宰相一职,甄侦,楚故,燕舞,这三个人都很有潜力,在朝廷也供职多年,能力也是群臣有目共睹的,如果他们资历不够的话,吏部尚书宗正宗大人,枢密院枢密使韩谷韩大人在朝二十多年,也是长袖善舞之人,长史安在季虽然迂腐了一些,能辅佐庄右相多年,他来做宰相的事情肯定也驾轻就熟。”
他一口气提出了数个人选,阜怀尧却是将这些人一一否定,“楚故有仁心有魄力,不过尚需磨练,京城府尹一职,他起码得再坐稳五年以上,宰相一职不可能空上那么久。燕舞是端明殿下一任大学士的人选,周继阁始终少了一份‘胆大妄为’,燕舞走了端明殿就没有更优秀更合适的人了,他也耿直过头了。而甄侦的话,他只能呆在翰林院。”他看似温顺实则善变,这性子也不适合这个位置。
阜远舟一默。
依甄侦的身份,的确要的是一个不高不低、有足够闲暇而且不会高调也不低调不会过分惹人注目的位置。
“宗正人虽然圆滑,但是不够世故,韩谷智谋有余,狡猾不足,安在季……没有撑起大局的能力。”说到这里,阜怀尧内心不禁叹气,这人才是不少,可惜术业有专攻,他们的位子不好挪,尤其是玉衡现在正处于振兴之时,没有一个好的统率百官的领头人,他再雄心壮志也只能是一纸空话。
阜远舟的眉头已经叠起了深深的皱褶,他一时之间也想不到更合适的人了。
自律,用贤,谨慎,隐忍,询访,慎言,低调,远虑,应变,预事防乱,见微知著,临危不惧,难得糊涂,为官者,这些能做到其中一半以上就有能力但下宰相大任了,可惜这样的人真的不多。
“远舟既然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肯为皇兄分忧?”阜怀尧用那种平静的眼神注视着他,淡淡道,没有怀疑质疑什么的,纯粹是单纯的疑惑。
听得此言,阜远舟差点想要把莲子心塞在嘴角笑给兄长看。
不过他也知道阜怀尧会对他说这段话,就是反复斟酌后的三思之举,不是他像当初那样用无辜又可怜的眼神看一看阜怀尧就能蒙混过关的。
只是他早已说过,他想陪着他,想看着他,守着他,一分一秒都不希望让他离开自己的视线,就这样一直一直,直到生命走到尽头,才会觉得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