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再逼张仪
公孙衍,名衍,战国时期魏国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人,任魏国犀首之官,人因以“犀首”称之。
犀首是什么官?这个官只有魏国有,是虎牙将的别称,也就是后世的京城卫戍司令。
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还在苏秦之前,首倡纵横。当时和张仪同时,于秦国为官,当时张仪是秦的客卿,公孙衍是大良造,是张仪的连横策略的主要对手。前年为保魏国不在张仪的连横里被秦国吞并而回魏,被魏王任命为虎牙将,也就是犀首了,就是掌握军中牛角的意思。
当年公孙衍任秦国大良造的时候,带兵攻取了魏国,魏国被迫割阴晋与秦国修好,为秦国东进中原拔出了一颗钉子。此后,公孙衍再度率军进攻河西要塞,俘虏魏国主将龙贾,斩首八万。经此一役,秦国已实际占据了河西之地。魏惠王便顺水推舟,把河西地区割让给秦国,向秦国求和。
魏王真的是佩服公孙衍的大才。
魏惠王割让河西之后,派人重金贿赂公孙衍。于是公孙衍向秦惠王提出,趁秦魏暂时和好之机,进攻别的国家。
就在这时,张仪来到了秦国。他告诉秦惠王,“魏国四面受敌,正是伐魏的良机。公孙衍顾私利而忘公义,让秦国进攻西面的义渠国,实属误国之举。魏国有霸主的根基,如果它缓过劲来全力攻秦,秦国恐怕就很难对付了。”
秦惠王被说得如梦初醒,立即起用张仪为客卿。公孙衍遭到排斥,不得不离开秦国。
秦国跑回来,当时魏王大喜,直接迎到郊外,直接委任做了犀首将军。并对公孙衍信任有加,几乎到言听计从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