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八章 皆大欢喜
正当刘协意动之际,下方臣卿中又有一人走出,提高声音辩驳起来:“诸位可是忘了?董卓,是国家的大贼,差点倾覆了汉室!蔡邕作为臣子,他想的却是自己在董卓麾下受到的礼遇,忘记了操守!现在董卓伏诛,举国欢庆,蔡邕却反而为他感到伤痛。此等行径,难道不是悖君反逆了吗!”
众人视之,说话之人同样是位列三公之一的司徒,王允。
早在董卓当政那会儿,文官中董卓最为器重和看好的三个人:王允一个,丁宫一个,还有就是蔡邕。
如今,三人之中,两人成为三公,而另外一人,却沦为成了阶下囚。
有意思的是,位列三公的两人,一个要救,一个要杀。
令人不禁有些感慨,造化弄人。
“陛下,伯喈是难得的旷世奇才,学问渊博,见多识广,特别是对本朝故事了解颇多,臣赞成丁司空的建议,应当给他机会,让其继续写成史书。况且伯喈以忠孝闻名于士大夫之中,现在以莫须有之名给他判罪,恐怕有失众望,不服人心。”
太傅马日磾出声了,他同蔡邕相交多年,既是同朝为官的同僚,又是融洽互助的好友,还曾一同执笔合作续写过东观汉记。
如今蔡邕落难,马日磾自然不忍老友被押往市集,枭首示众。
所以在丁宫之后,他是第一个肯出来替蔡邕发声之人。
“太傅此言差矣,先前武帝不杀司马迁,让他写成谤书,流传后世。现在国事衰败,政权不稳,断不能让奸邪谄媚的臣子在幼主旁边写文章。这不仅不能增益圣上的仁德,还会令我等蒙受毁谤议论!”
王允仍旧不愿放过,口中的奸佞之臣,自然是暗指蔡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