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救命之恩
那男子看起来骨瘦如柴的,根本没有一顿饱饭,饿的已经只剩下骨头架子了,就是这样,竟然在发洪水的时候,奋不顾身的跳进水中救人。
一来是因为那男子救了吴纠,二来也是因为那男子救人的气魄,所以齐侯非常有感触,就让棠巫将那男子带回来救治了。
此时那男子正在旁边的房舍力安顿着,他的情况好不过吴纠,毕竟吴纠没有挨饿,那男子虽然身子骨不错,而且还算是强壮的类型,不过因为挨饿了一段时间,体力又严重透支,因此昏厥过去,至今还没醒过来。
吴纠一听,有些惊讶,说:“竟然是那个人救了我……”
当时那个人背着沙包,正在填补河床,大水第一个将那男子卷了进去,没成想那男子却阴差阳错的救了吴纠,成了齐国大司徒的救命恩人。
吴纠说:“那先生乃是纠的救命恩人,于情于理纠都该去看望。”
他说着要撑起身体下榻,齐侯连忙拦住,说:“二哥,你现在身子太虚弱,别动,就算要去,也稍微再歇一下,棠巫已经给他看过了,并没有太大的事儿。”
齐侯不让吴纠下榻,吴纠这脸色惨白的样子,仿佛随时都能再昏死过去,齐侯可不想让他刚醒过来就又昏过去。
棠巫也说:“大司徒不必着急,那位匽先生没事,棠儿会照顾着。”
吴纠点了点头,这才躺下来,突然看了一眼棠巫,轻声说:“棠儿,那先生一直昏厥着,你怎么知道他姓什么?”
棠巫吓了一跳,惊讶的睁大眼睛,随即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失口,周甫似乎没反应过来,也说:“是啊,那先生救回来之后就一直昏厥着,棠巫你怎么认识知道他姓什么啊?”
石速看了一眼棠巫,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说:“认识?”
齐侯突然想起第一次见到那匽先生的时候,他脸上都是血污,看不到长相,不过后来他把脸上的血污擦干净了,出了骨瘦如柴之外,脸竟然长的十分端正分明,吴纠当时多看了一眼,齐侯便偷偷记在心中了,当时还以为再也遇不到了。
那时候棠巫就看着那匽先生的背影发呆,不知在看什么,吴纠还问他来着,不过棠巫没有回答,只是说没什么。
这样一来,棠巫绝对是认识那匽先生的。
众人都看着棠巫,棠巫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摆,这才说:“棠儿遇到匽先生也很吃惊,毕竟认识匽先生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恐怕匽先生也不记得棠儿了。”
那匽先生名叫匽尚。
棠巫爆出匽尚的大名,齐侯眼睛中一瞬间闪过很惊讶的表情,齐侯是重活了一辈子的人,他知道匽尚是谁,出了齐桓公时期的五杰之外,匽尚也是一个能臣,非常厉害的卿大夫。
按理来说,齐侯应该是认识匽尚的,但是匽尚此时饿的已经脱像了,非常瘦非常瘦,瘦的几乎让齐侯认不出来,齐侯也只是隐约觉得这个人有些面熟,但是绝没想到是那个匽尚。
匽尚是哪个部门的,齐侯其实记不得了,因为齐国的能臣真的太多太多了,多到齐侯根本不需要记住匽尚,一共也没见到匽尚几面,匽尚的这个才华程度,还不足以见到齐侯。
不过齐侯还是记得他,不是因为旁的,而是因为匽尚可是当时有名的美男子。
匽尚乃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很多千金小姐为了见匽尚一面儿,可是费尽心思,如此一个英俊不俗的人,却如此落魄干瘦的出现在齐侯眼中,齐侯当然不敢认他了。
那个男子的确是匽尚,而且据棠巫所说,棠巫的确认识匽尚,而且匽尚并非齐国人,匽尚本人应该是郑国人。
棠巫说见过匽尚,是很多年钱的事情,之前匽尚也看到了棠巫,不过似乎不记得棠巫了,毕竟这件事情的确发生在很多很多年前,大约十年之前……
当时棠巫似乎才四岁,非常小,但是四岁的时候,棠巫失去了家人,开始流离失所,因为棠巫年纪太小,什么也不会,但是郑国也在闹饥荒,根本没人会去可怜一个又脏又臭的小孩子。
当时郑国的饥荒的闹得很严重,再加上多年内乱,一直在打仗,造成了疾病横行,很多传染疾病随着尸体扩散,短短一段时间之内,郑国之内很多小邑都开始爆发疾病,于是那些邑官就把得病的难民,全都集合起来,轰出城去,让他们自生自灭,若是不出城,就要被活活烧死。
发展到后来,不只是得病的难民,所有的难民都被赶出城去,不让难民进城,也不给他们粮食,根本没有任何保证。
毕竟那个时候,郑国还在内乱,好几个公子都要争位,郑国的都城没人能做主,自然没有人会关心闹灾荒和疾病的事情。
棠巫还很小,也成为了难民,被赶出城去,让他自生自灭,一堆的难民纠结在一起,也翻不出天去,闹够了就蹲在城墙外面瑟瑟发抖,然后互相盯着。
为什么互相盯着?
因为他们在观察,观察着,到底谁要不行了,身体弱的,禁不住挨饿受冻的,马上要死去的。身体强壮的难民就在观察这样的人,看着他们因为虚弱而沉沉睡去,便悄然地站起来,将那虚弱的难民拖到昏暗的地方,然后棠巫便听到了惨叫声,很凄厉,即使那种事情已经过去十年了,但是当时小小的棠巫还是记得,记忆很深刻……
后来因为难民太饥饿了,已经开始不满足支持虚弱要死的人,况且那种虚弱要死的人,或许已经感染了疾病,吃起来虽然充饥,但恐怕吃完也离死不远了。
于是难民们开始把注意打到小孩子身上,有孩子的父母,会含泪将还孩子交给另外有孩子的父母,他们交换孩子互食,似乎在找寻着心里的平衡点,只要不听到自己孩子的哭声,嘴里没有吃到自己孩子的肉,那边是心安理得的。
棠巫是个没爹没妈的孩子,而且是个小孩子,没过多久,就成了难民们窥伺的对象,那时候跟着棠巫一起的,还有一个稍微大一些的孩子,也是个没爹没妈的孤儿难民。
棠巫那天晚上觉得很冷,便给冻醒了,听到奇怪的声音,簌簌沙沙的,不知道在做什么,还有浓烈的血腥味儿传过来,棠巫爬起来,悄悄的看了一眼,什么奇怪的场面都没有看到,但是棠巫看到几个年轻的难民蹲在地上,围在一起,他们身边散着一件破烂的小衣裳,衣裳上好些血,冲天的血气弥漫在干冷的空气中。
棠巫认识那件衣裳,四岁的棠巫吓坏了,从那天起,他再没有见过那个和自己一样,是孤儿的难民了。
虽然那时候棠巫还小,但是饥饿和困苦让棠巫很早熟,他知道,肯定是被吃了……
吴纠听到这里,顿时心里只剩下震撼,还有浓浓的悲哀,他以前也在一些历史书上阅读到过,古代的社会非常残忍,尤其是早期的先秦的古代社会,公羊传中曾经记载着“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这样的字眼。
当时吴纠觉得很不可思议,毕竟那可是生命,别管是谁家的孩子,谁能忍心吃掉?
然而此时棠巫就亲口说了出来……
吴纠一直以为,棠巫的冷淡和冷漠,其实是因为公子彭生的虐待而来,不过现在吴纠终于明白了,棠巫除了被公子彭生虐待之外,还经历过许多,那都是吴纠永远也不敢想的事情。
棠巫的语气却很平静,继续淡淡地说:“他们吃掉了那个孩子,之后就把目光放在了我的身上……”
那些人开始筹划着吃掉棠巫,棠巫小时候也很瘦弱,身材比普通孩子要瘦小一些,棠巫知道他们的心思,当时还没有现在这么淡漠坚强,小棠巫非常害怕,准备连夜逃走,就在那天,也是下着夹杂着冰雹的大暴雨,棠巫趁着难民们熟睡,偷偷爬起来准备逃跑。
但是他哪知道,那些难民们也筹划着,在这样一个夜里,将棠巫抓起来分食,棠巫一爬起来,还没来得及逃跑,就被难民们发现了。
好几个身材高大而且年轻的难民冲过去,扑住棠巫,棠巫害怕极了,嘶声力竭的大喊着,他们就在城门边上,棠巫想要进城,城楼上亮着火光,有守城的士兵,只是冷漠的看着他们,完全没有开门的意思。
棠巫觉得手臂剧痛,似乎已经被人生生撕下了一块肉,那些难民争相恐后,似乎是觉得棠巫实在太瘦小了,若是晚了,恐怕只能吃骨头渣子,便争抢着去扑倒棠巫,撕咬他。
棠巫鼻子里闻到了血腥味儿,害怕极了,疼极了,苦的满脸都是泪痕,声音嘶哑,竭尽全力踹开撕咬他的难民,快速冲起来,连滚带爬的往前跑,冲着城门相反的野外冲去。
那些难民见他要逃跑,哪能让到嘴的鸭子飞了,便也爬起来,追着棠巫往前跑,一路冲出去,大喊着:“别跑!别跑!”
棠巫根本不听,埋头就跑,一直跑到他觉得自己根本跑不动了,“咕咚!”一声,一头栽在地上,顿时可得头破血流,胳膊险些给摔断了,他一倒下,后面的人立刻跟上来,压住他,将他四肢压在地上,准备疯狂的撕咬和分食。
棠巫疼的大喊,大哭着,夜里很黑,下着肆虐的暴雨,耳边都是凄厉的吼声,就在棠巫已经绝望的时候,突然有“沙沙沙!”急切的脚步声冲过来,随即是一声大喝:“你们做什么?!”
那些难民被一喝,吓了一跳,手劲儿都松了,可是这个时候棠巫已经伤痕累累,他根本跑不动了,爬不起来,脸上身上都是血迹。
那些难民回头一看,只是看到了一个年轻男子,最多二十岁的模样,身材高大,长相并非一般的俊逸英朗,然而在难民眼里,再俊美也没有任何用处。
那年轻男子就一个人,而且身上也没有利器,那些难民看了一眼,便没当回事儿,可是当那个年轻男子看到棠巫的时候,立刻吓了一大跳,快速冲过来就将棠巫抱在怀中,戒备的看着那些难民。
那些难民饿的眼睛都要绿了,怎么可能放过棠巫,围着那年轻男子,说若是年轻男子要多管闲事儿,就把他也一起吃了。
那年轻男子是赶路的人,没来得及进城,因为饥荒和疾病,城门开放的时间变得短了,年轻男子正好没能进城,便在附近将就一夜,明天城门一开就进去。
哪知道睡到半夜,突然就下起了大暴雨,而且还听到了有孩子啼哭的声音,异常的绝望,伴随着苍凉的暴雨,哭的年轻男子几乎肝胆俱裂。
年轻男子赶紧跑过来查看,正好看到那些难民竟然要活活分食一个孩子,那男子行头十分体面,看起来是个商贾的样子,而且文质彬彬,恐怕还是个知识人。
年轻男子怎么忍心棠巫被那些人活生生就吃掉,把四岁的棠巫紧紧楼梯在怀中,非要管这个闲事儿,那些难民被逼的走投无路,非常彪悍,要连年轻男子一起吃,年轻男子将自己包袱力所有的干粮和银钱全都分给了难民。
难民们许久都没见过这么多的粮食和银钱了,粮食能果腹,银钱能换衣裳保暖,得了好处,那些难民这才放过了棠巫,纷纷离开了。
当时棠巫都不知道哭了,蜷缩在那年轻男子怀中,年轻男子怕他害怕,于是就和他说话,问他叫什么名字等等。
那时候棠巫就知道了,年轻男子姓匽,叫做匽尚,家里有几个小钱,是做生意的,而棠巫没有名字,没办法告诉匽尚,匽尚就说给他起个名字,那地方是堂邑,匽尚说,便叫做棠儿罢。
棠,是一种花,从木,从尚,尚的意思就是展开,棠的意思其实便是一种树冠枝叶展开的植物。
棠巫从此有了名字,虽然他并没有姓氏,听着匽尚解释棠的意思,也是懵懵懂懂,毕竟那时候他还太小了,但是仍然一字不落的记在心中,依旧记得非常清楚。
棠巫那时候很害怕,为了让棠巫不害怕,匽尚还变戏法一样,从怀中掏出了一个饼子,饼子就手掌大,不过对于当时小小的棠儿来说,是在太大了。
那饼子上面有个牙印儿,不用说了,自然是匽尚留下的,也幸亏是匽尚吃了之后直接抱上塞在了怀中,而没有放在包袱里,不然早就被那些难民给抢走了。
棠儿好久都没吃过这么香的饼子了,吃得满脸都是饼子渣子,其实那饼子很硬,很干,只是充饥带着,因为水分少,利于保存,所以匽尚才带着在路上吃,也是因为太难吃了,匽尚只是咬了一口,便没有再吃。
棠巫因为饥饿,吃的狼吞虎咽,惨白的小脸儿都通红起来,匽尚就耐心的,小心翼翼的给他包扎伤口,等包扎完了伤口,棠巫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把饼子都吃光了,只剩下最后一点点,就跟棠巫大拇指那么大一块小饼渣子。
棠巫一脸怯生生的样子,也不敢说话,将那饼渣子递到匽尚嘴边儿,似乎想起什么,赶紧擦了擦自己的手,怕自己手脏似的。
棠巫记得,当时匽尚的表情很奇怪,深深地看着他,或许在可怜他,声音温柔的说:“好棠儿,你吃罢。”
那之后,匽尚带着棠巫去看了医师,没过多久,匽尚就要离开了,去其他地方做生意,匽尚还太小,没办法一直跟着匽尚,匽尚便把棠巫托付给了那医师,请医师收棠巫为徒。
因为从小能给人治病,棠儿从此便成了旁人眼中的巫。
后来又发生了一些事情,棠巫的师傅去世了,为了生计,棠巫便成了公子彭生的小臣,也就是奴隶。
具体是那些事情,棠巫并没有说,或许是记不住了,也或许是对于至之前讲的事情来说,那些事情太不值一提了,仿佛就是流水账,因此棠巫便没有细说。
棠巫淡淡地说:“虽然过去这么多年,但是在棠儿心中,匽先生就恩人,便不敢忘怀,一直默默记在心中,当时见到匽先生的时候,一来是因为这里是齐国,而且还是齐国莒国的边邑,离郑国十分遥远,二来……二来是因为当时的匽先生有些小钱,穿着也十分体面,而如今见到匽先生,确实这番光景,因此……棠儿也不敢肯定,棠儿并非有什么隐瞒的心思。”
吴纠听了棠巫的话,棠巫说的十分有道理,其实还有,匽尚饿的脱像,这样的匽尚,棠巫一开始是不敢认的。
不过后来齐侯让棠巫将匽尚带回来医治,棠巫借着医治的空当,就仔细观察了一番,果然是匽尚无疑了。
虽然过去了十年,虽然匽尚饿的脱像,虽然时过境迁,然而在棠巫心中,匽尚是没有改变的,依然是那个匽尚。
吴纠听了十分感慨,说:“匽先生是个好人,不知救了多少人,棠儿你要高升照顾匽先生。”
棠巫点点头,说:“是,大司徒。”
吴纠又说:“你去罢,匽先生那边没人,恐怕不方便,你快去照顾罢。”
棠巫点了点头,很快就退了出去,去照顾匽尚了。
棠巫一走,比较直爽的周甫便小声说:“这棠儿,小小年纪的,好生可怜,还有那群难民,也太可恶了!”
吴纠叹了口气,说:“可恶的并非是难民,而是时态。”
吴纠说出来的话,让周甫有些听不懂,齐侯也皱了皱眉。
周甫说:“大司徒你的话好生难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