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毕竟如今老臣一个个凋零了。
倒是唐俭检校兵部尚书让人意外,唐俭的资历可比于志宁强多了,唐俭是太原起义功臣之一,是李渊的心腹老班底,最早封国公的那批人。
所以玄武门之变后,一直是坐冷板凳不为重用的,唐俭也早明白,所以不管给他什么官职,也就没心思做事,此时也六十多岁了,之前一贬再贬,已经被贬到光禄大夫的虚阶,谁料这次授予兵部尚书,虽然加了检校二字,也未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参预朝政未正式拜相,可兵部毕竟是六部中的重要部门。
加上此前拜相的太子左庶子杜正伦,承乾的东宫官已经有三人拜相,东宫正在一步步的接管朝政大权。
中书令许敬宗、侍中褚遂良、左仆射长孙无忌、右仆射崔敦礼。
黄门侍郎杜正伦兼太子左庶子,吏部尚书于志宁兼太子右庶子。
同中书门下三品萧瑀加太子詹事。
政事堂仍然是七位宰相。
礼部尚书李百药兼太子左庶子,兵部侍郎高季辅兼太子右庶子。
刑部侍郎张行成兼太子少詹事,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来济兼崇贤馆学士。
东宫的两位詹事、四位庶子加一位学士,三人入政事堂为相,一人兼尚书,三人兼侍郎。
而东宫名义上统领兵马的将领,是以程咬金兼左卫率,以苏定方兼右卫率。
可以说,就算现在皇帝真的在长安突然驾崩,这个班底也可以直接灵前登前了。
武德宰相里,如今也就萧瑀还在了,陈叔达、杨恭仁、宇文士及、封德彝等也都不在了,而贞观前期的宰相班子,房玄龄、杜如晦、杜淹、王珪、韦挺、温彦博、杨师道、高士廉、秦琅、魏征、长孙无忌这些人,也只剩下一个长孙无忌在了。
现在朝中的宰相里,许敬宗、褚遂良、崔敦礼、于志宁、杜正伦等无疑是第三代宰相班子,本就是多是出自东宫的太子人马。
礼仪过后。
七位宰相重新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