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帝王术
孔子的学生曾问他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孔家说只须尊奉五种美德,除掉四种恶政就可以,其中四恶政之首就是不教而诛,平时不给人教育普法,到时却怪别人做错而去shā • rén,这就是虐,其是暴、贼。
法律与道德似乎相同,但法律有强力执行,凡触犯法律的都不只是道德遣责,而是有具体的处罚惩戒措施,并有相应的机构来保证其执行。
“法的宗旨,就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国家朝廷和臣子百姓的安全与利益。法律通过明示、指示、评价、裁决、惩治等方式来维护法律,最终体现皇帝和朝廷的意志。”
······
承乾听的是懂非懂,这样对法的解读,以前从没有人跟他说过,这个角度,把一个极复杂的事情,极简明的说了出来。
让人有种拨开云雾见到了群山真面目的感觉。
虽说有些地方还是不太理解,但确实让承乾茅塞顿开。
“大理寺都是一群玩法的,他们有时就是过于钻牛角尖了,陷入了一心追求所谓看的见的正义里去了。”
大理寺都是律法方面的精通人物,他们喜欢钻研条文,寻找漏洞,一心奉律法条文为真理。
他们更信奉的是裁判过程的公平,法律程序的正义。
而对于秦琅来说,虽然说程序正义,有时也很重要,但毕竟这不是真正的正义。律法毕竟是人制订的,所有的律法都会有漏洞,而律法应当是用来规范行为,惩治坏人的,但有时律法却反而妨碍了这一点,尤其是一些程序。
所以当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相冲突的时候,是选择程序正义还是实质正义,秦琅认为身为大理寺这样一群官员来说,他们选择程序正义没问题,比如说他们如果审清楚这个村妇shā • rén案件,那么村妇在这个案件里,杀二十多个禁军确实犯法,确实当死罪。
但是于最终正义来说,这样的依律裁决明显是触犯了最终正义了,有冲突矛盾的地方。那么做为拥有最终解释权的监国皇太子,当然应当做出正义裁决,而不是只顾程序正义。
皇帝不是法律的执行者,相反,法律只是皇帝意志的体现,这是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