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 热议装备制造业
“企业经营困难的原因,从人的方面来说,是领导思想僵化,不擅长经营。从物的方面来说,就是企业技术落后,产品缺乏竞争力。在这两个方面,你们计委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呀。”林振华说道。
“愿闻其详。”何海峰诚恳地说道,“如果有好的办法,我们是不会拒绝接受的。”
“管理方面的问题,我认为,应当全面地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嗯,大致是这样几点吧,产权明晰、政企分开、责权明确、管理科学,能够做到这几点,企业的活力应当是能够重新焕发出来的。”林振华说道。
“呵呵,不错啊,小林,理论功底见长啊。”何海峰笑着夸奖道。
林振华说的这一套,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何海峰也曾听一些专家介绍过。这些想法说起来简单,但要真的执行起来,还是有一些难度的。比如说产权明晰这一条,就涉及到对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形式进行根本姓的调整,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事情。何海峰知道,关于这些思路,即使在中央领导那里,意见也还没有统一,更不用说计委这样具体做事的部门了。
林振华谦虚道:“这些都是我们集团总经理项哲没事的时候给我讲的,我觉得挺有道理,就记住了。我考察过我们江南省的一些国有企业,发现它们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产权不明晰,挣了钱是国家,亏了钱也有国家管着,长此以往,谁还有动力去改善管理呢?”
“嗯,这个问题的确值得认真研究一下。”何海峰道,“你刚才说的是管理方面的问题,那么技术方面的问题呢,你有什么想法?”
林振华道:“技术方面,我觉得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大国优势。我们这次大乙烯会战的经验非常值得推广,如果国内各个行业都能够学习石化行业的模式,以企业联盟的方式,互相取长补短,集中攻关,那么在短时间内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也是完全可能的。”
“林经理,你什么时候能够把你们的经验到我们机械行业来推广推广吧?”李默梓不失时机地鼓动道。看到石油总公司因为林振华的牵头而取得了45万吨大乙烯会战的成功,机械委内部也是充满了各种羡慕嫉妒恨啊。想当年,林振华到石油部去谈大乙烯项目的时候,还是机械委的朱晋文帮他牵的线,早知道林振华有如此大的能量,把他留在机械委弄个什么大项目做做,岂不是更好?
林振华道:“李司长,这件事你不提,我也要专程去找你请示的。我们汉华重工集团,未来几年内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机床,所以,我们想向机械委提出申请,能不能设立几个机床方面的重大专项,把国内的机床企业联合起来,突破技术瓶颈,冲击国际先进水平。”
“当然可以啊!”李默梓满口答应,“林经理,你有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太好了。你们打算搞哪些方面的重大专项,只要把报告报过来,我一定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报告送到主任那里去,尽快办妥。咱们就模仿顾部长他们那样的模式,搞一个机床大会战,怎么样?”
“小林经理,按隶属关系算,你们原来的汉华机械厂,可是属于我们化工系统的,你不能连娘家的事情都不管吧?”化工部的一位叫陆家琴的副司长也发话了,“咱们化工系统,目前也很困难啊,你看是不是也关心一下,给咱们搞个什么会战之类的?”
“这个嘛……”林振华直翻白眼,哥们什么时候成了个香饽饽了,莫非搞了一个乙烯会战,我就成了会战专家了?化工……要说起来其实也不难,目前石化搞的这些东西,也都是可以移植给化工设备企业去做的。不过,化工设备企业一般规模都相对小一些,实在不行,就从曰本尼宏重工的专利库里搞几个产品出来,让国内的化工企业去做一做吧?
何海峰坐在一旁,看着顾嘉骅、李默梓、陆家琴等人围着林振华转,心里好生感慨。林振华这个人实在是太有魅力了,各家部委都把他当成救星来捧着了。林振华目光远大,处事清廉,敢于承担责任,而且行事还经常有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小手段,说起来,倒的确是一个组织大项目会战的好手。但是,一个国家的装备制造业,总不能指望着他一个人来搞吧?他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