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
“你少胡说!”被调侃的舞姬脸上一红,心里却还是暗自期待起来。
乐部的情形也差不多。
闻溪行事稳重,那手琵琶更胜内教坊的乐伎,被选中几乎是板上钉钉。
剩下的人里,周小萤和许楚蛮固然出挑,乐部诸般名色中却也有技艺精湛的,只是极少在御前露脸,没被永熙帝夸过,不像她俩那样受器重罢了。
如今有了机会,自然跃跃欲试。
一众舞乐伎揣测纷纭,燕管事这里却早已有了主意。
于他而言,入宫表演最要紧的是稳重,须在外教坊的舞台和高门侍宴时不曾露怯,方可在御前应对自如。保住了这底线,若能再有些亮眼之处,便可算是一桩功劳。
阮妤和闻溪自不必说,她俩的舞乐向来有看头。
舞部另外一人则定了魏姌。
她身为舞部之次,虽不像阮妤那般锋芒毕露,身段舞艺却并不逊色。且她被没为奴籍之前是书香翰墨之家长大的,行事端庄,姿容秀美,骨子里都是清雅,正合永熙帝这回的要求。
选她自是板上钉钉。
乐部的人倒让燕管事犹豫了挺久。
按照先前的惯例,自谢玉奴去后,乐部除了闻溪之外,最出挑的是许楚蛮和周小萤,该从她两人中选择。
许楚蛮擅鼓,打起鼓来热烈奔放,跟魏姌的软舞不相宜。
周小萤的箫声固然不错,但比起澜音的锦瑟来……
魏姌那舞姿气度,极宜用琴瑟之音衬托。外教坊最擅抚琴的那位已被选去了内教坊,如今虽也有不错的,却都不及名家悉心教导的澜音。
只是她资历尚浅,燕管事不好擅作主张,便趁着例行入宫向高内监禀事的机会,将迟疑之处禀明,想请教坊使拿个主意。
高内监听罢,倒是饶有兴趣,“谢澜音,就是楚州来的哪个?”
“正是她。确实如您所言,音律上很有天分。”
高内监听了,竟自颔首而笑。
他当然不认识澜音,不过是陆修同他打了招呼,说这罪女是音律大家之后,他卖英国公府的面子,便答应安排这女子进外教坊。
没想到她果真有点本事。
高内监稍加斟酌,便道:“既是如此,便选她来瞧瞧吧。”
“一则她的乐器与魏姌更相衬,再则,外教坊先前没个擅长弹瑟的,如今她冒出来,到了皇上跟前也能图个新鲜。”
“至于经验倒不必太担心,谁还没个第一次呢!你既说她沉得住气,回头好生调.教,多加练习,别让怯场就是。”
高内监对永熙帝的喜好和心思揣摩熟透,亦知此次宫宴并非大宴,不必事事力求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