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一期结尾时提到的故国落幕令所有人都悬起了心,已经凭借提示猜到结局的明人如今正期盼着光幕能透露更多信息,好让大家能对症下药,挽救大明;而大部分没有线索的人则陷入了一无所知的焦虑,害怕下一期讲的就是自己身处的时代,但无论如何,大家都是希望光幕再次出现的。
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下,光幕于一个月后再度现身,这次,画面里还是那个熟悉的身影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直播盘点历史名人系列第二期
“来了来了第二期来了”
众人奔走相告。
有官员刚下朝回家,正好赶上光幕开始播放,一时间他们也顾不得换衣服了,索性直接就近坐下,对下人吩咐道“快去拿些纸笔来,等会儿万一说的是我们我好做记录”
首先,让我们先来揭晓上期的谜底。
第一个提示,“梦中之情,何必非真”。这八个字截取自明朝文学家汤显祖创作的散文牡丹亭记题词,全句为“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可能大家不太熟悉这句话,但我相信你们一定知道牡丹亭记题词里的另一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毕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谁还没向往过浪漫真挚的感情呢
第二个提示,“老梅标冷趣,我与尔同清”。这句话出自明朝文学家冯梦龙的诗作戴清亭,是冯梦龙晚年在寿宁担任县令时所写,表明了冯梦龙决意要做一个像前辈戴镗那样清明廉洁的良吏的决心。
众所周知,汤显祖生于嘉靖二十九年,逝于万历四十四年;冯梦龙生于公元1574年,逝于公元1646年,即明万历二年至清顺治三年。
所以“他见证了王朝的腐朽,他目睹了故国的落幕”分别对应的是谁,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吧
没错,我们这期要讲的主人公就是汤显祖和冯梦龙,两个活跃在明朝晚期的文学大家,而本期主题就是汤冯大厦将倾,多少良辰美景,都付与现实的悲哀与无情。
重点明朝晚期。
其他朝代的皇帝安心了安心了,原来还是明朝的事。
明朝皇帝们
我还以为是谁家房子着火了呢,走近一看,哦,原来是我家。
朱元璋气得两眼发黑“到底是哪个不肖子孙把咱的大明搞没了”
朱翊钧从床上惊起“什么叫明万历二年至清顺治三年”这么暧昧的描述很容易让朕以为朕是亡国之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