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三父秉国 五十四 被截留的《谏逐客疏》
“如此说来,王意已决,臣更不须多言也。”赵括淡淡地答道。
秦失李斯,六国幸甚至哉!想清了利害关系,赵括再没有为李斯辩解的心情。
“好!”见赵括并未反对,嬴政当即拍案决定道:“王绾,传诏下逐客令!”……
夜已经很深了,可李斯却依旧全无睡意,抬头望着天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他欲哭无泪。苦熬这么多年,眼看仕途终于有了起色,谁知秦王一纸逐客令,一切瞬间化作泡影。诏令上说三日必须离开咸阳,而明日便是最后一日。
“天下之大,竟无我李斯立足之地!”李斯仰天长叹道,“枉我空有安邦定国之才,却被拒于庙堂之外!嬴政!李斯错看你也!罢了!罢了!明日我便回上蔡老家开馆授徒!不用再想甚入仕也!”两行清泪顺着李斯清瘦的面庞慢慢地滑落下来。
“不!这么多年都挺了过来,又岂能如此轻易离开?”另一个声音突然在李斯耳畔响起,“上书秦王!让秦王尽快收回这道无知可笑的诏命!”
“对!上书秦王!”李斯恍然醒悟,当即重新挑亮烛灯,就着灯火奋笔疾书起来。他要做最后一次努力,哪怕仅仅只是万分之一的机会。
等到东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一篇足可以流传千古的奇文终于写成了。
如何才能把上疏送到秦王手中?李斯想起了马服君赵括,那日王宫中发生的争执,自己亦有所耳闻。仅凭这点,他就可以相信,赵括是一定会支持自己的……
顾不上歇息,李斯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了马服君府,可事有不巧,赵括被召入宫尚未回府。无奈之下,李斯只好将自己的上疏交给了府上的老管家,千叮咛万嘱咐了一番,然后沮丧地转身离去了。
等赵括回府已是午后,捧读起老总管递上的那卷《谏逐客疏》,赵括惊叹了:“李斯果真奇才也!”
“父亲何有此叹?”赵括闻声抬头看去,原来是中车府令赵高悠悠地走了进来。
嬴政亲政的第三年,赵高在文法官吏选拔考试中,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进入了秦国宫廷担当尚书卒史一职。嬴政对这个儿时的玩伴亦是照顾有加,没过两年,赵高便被嬴政破格任命为了中车府令,也就是秦王的车马队长。虽说只是一个区区的中级官吏,但中车府令负责的却是国君车马管理与出行,有时甚至要亲自为国君驾御,因此这个职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历来,中车府令都只有国君绝对信任的心腹亲信方能担当。在嬴政看来,赵高不但对自己忠心不二,更难得的是,从小赵高就对车马驾驭有着独到的造诣,思来想去,让赵高当中车府令可谓是再合适也不过了。
然而对赵高来说,升任中车府令的意义不仅在于职位升迁,他看重的是由此拥有的涉足秦国中枢权力的机会。
“高儿?”见赵高进来,赵括赶忙放下手中的竹简,起身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