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阴谋阳谋 二十七 赵国的求全大计
见赵王颔首答应后,赵括转而正色言道:“为大赵计,此事断不可再有他人知之!”
从今日起,他便不再是赵国的上将军,也不再是赵人眼中的英雄了。或许将来的某一天,他会被那些曾经崇敬他的人们喊成是叛徒,是乱臣贼子,但为了赵国,他只能如此了。
赵王不忍再去看赵括犀利的眼光,只是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一言不发地走回王座,默然矗立在大屏前。
众人知道谈话已经结束,于是朝着赵王跪拜稽首后,便准备离开了。
退到门口的时候,赵王忽然转过身失态地喊道:“赵括!便再无他法乎?”
赵括停下脚步,微笑地摇了摇头,又是深深地一躬:“大王保重,赵括告辞。”
此刻,所有人的心中都明白,或许这便是君臣二人今生最后一次会面了。
离开大殿,李牧一把就拦住了赵括:“马服子既往秦国,将来若是战场相见,此情何堪?”
“君尽力拼杀,何有迟疑?括自当为君之内应。”见李牧没有说话,赵括于是狠狠地锤了一下他穿着牛皮铠甲的前胸,“赵国有将军,括何忧之有哉?”
李牧愣是没有露出一丝悲伤的神情:“二位大人,云中尚有未完军务,牧须连夜赶回,这便告辞了!”说罢,李牧紧咬住牙关,重重扭过头去,飞身跑下了台阶。
送走李牧,平原君勉强笑了笑,然后一把挽住赵括的胳膊:“走!回我府上!今夜不醉不归!”
缁车早已在宫门前准备妥当了,赵括扶着平原君登上车子,旁边侍者正准备撤去轫木,忽然一名内侍大步匆匆地从宫内赶了出来:“大王特赐马服君金牌密符一枚,见符如国君亲临!”
随着缁车缓缓地离去,深夜的王宫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次日一早,赵王便颁下了王书:马服君上将军赵括,居功自傲,不思报国,私通燕国在先,煽动哗变于后,既违国法,又背臣德,故罢黜其上将军之职,得留马服君爵,闭门自醒,未诏不得离邯郸一步。”
寥寥数语,却是举国震惊。
王书一下,不明真相的人们顿时一片哗然,素来与赵括交好的大臣更是纷纷赶来马服君府欲一探究竟,不想马服君府却是大门紧闭,众人只好怏怏而归。
数日后,王书传到武安大营,大营中顿时不平静了。
“马服君无罪!”到处都是为赵括鸣不平的声音,士兵们私下聚在了一起,决定要全体上书赵王,力劝赵王收回王命。
得知勒义密报的赵括,很快赶到了武安大营。
“大王对上将军不公也!”士兵们一见到赵括就如同见到了亲人,瞬间便将他围在了当中。
一身青色长袍的赵括站在人群中,高声道:“将士们,记得赵括当初之言乎?”
“不敢忘记!”众人齐声高呼。
赵括含着热泪望着这一张张质朴而又真切的面孔,拱手言道:“诸位恩情,括永世难忘!然括仍是此言!尔等从军非为我一人!赵括卸职何足道哉!尔等上书一旦入朝,必是举国大乱也!”
人群中先是有人小声地抽泣着,渐渐小声的抽泣变成了惊天动地的哭声:“上将军!”
“无论到哪,您皆是我等的上将军!”忽然有人挤了过来,径直跪倒在赵括的面前,赵括仔细一看,原来是当日哗变时,最先起哄的那个士兵。
赵括微笑扶起了那名士兵,轻轻地抹去了他脸上的泪水,然后朝着四周人群深深一躬:“诸位,赵括告辞了!”
士兵们皆默然低着头,不由自主让开了一条道路。直等赵括走远后,大伙这才纷纷抬起了头,依依不舍地凝望着那个飘然离去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了茫茫的天际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