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11章 中心思想不变
说实话,常平仓法百分之百是仁政,它是朝廷特设的一杆天平。
丰收时,朝廷出钱稳定市价收购,防止谷贱伤农;灾年时,朝廷以低价卖粮,不让百姓饿肚子。
这一举措从哪一点上说,都没半点的害处,但政策的良好初衷被底下的官员给败坏了。
私吞点仓中粮,还算有良知的官员。
更有甚者,官商勾结,把仓中粮拿出来,在灾年时以屯积、提价等手段卖出,发国难财。
对农民来说,口粮都成了问题,种子自然不会剩下。
春种时怎么办?
只有向富户借高利贷一条路。
高利贷历来就与hēi • shè • huì挂钩,后世文明社会都存在这种问题,在落后的大宋,掉进火坑的百姓不是卖儿卖女,就是倾家荡产。
久而久之,土地兼并就形成了。
富户越来越富,穷人一无所有,或沦为佃户,或变成奴隶。
而那些富户财主们,通常都在衙门有关系,要么族内有人科举做官,要么把田产挂名到庙宇上,不交租,不纳粮,不服役。
出家人······朕会向你们开刀的。
“都说常平仓法好,为什么在饥荒年饿死那么多人?其中的沟沟壑壑,你们比谁都清楚,常平仓就是给贪官和为富不仁的商贩生财的仓库!”
曾布投诚后变为斗士,怒不可遏开启地图炮,“青苗法是用常平仓、广惠仓里的粮兑换成现钱,把钱贷给青黄不接的百姓,庄稼收成以后,加两分的利钱······谁说与民争利?比起月息六分,年息七十二分的高利贷,朝廷投入这么大,收这么点利钱,就成与民争利了?”
“真不知道你们心里怎么想,贪官污吏、地方豪强、富户奸商赚人命钱,你们保持缄默。朝廷收回用于生财,你们就跳出来大喊大叫。”
“拿着朝廷的俸禄,却替奸商豪强摇旗呐喊,你们不觉得愧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