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海外劳务输出和国内剩余劳动力
内部人力资源过剩。
而是已经严重超标。
66年响应号召下行了2000万知青,只有400多万人留在当地安家落户。
剩余1600多万知青,几乎悉数回城。
有的知青甚至是拖家带口返回城里。
计划经济时期,什么都是按需分配。
工厂生产任务如此,招工数量也是按需招工。
唯有老工人退休,工厂才会招收新职工。
少之又少的招工名额中,工厂子弟占了一大半。
每年的招工指标异常金贵,有些人在上面打主意。
不惜花钱,也要为自己弄一份工作。
“同志们,你们的看法和林凯峰同志的看法不谋而合,实话告诉你们,他提议建在迪城的摩托车厂,仅仅只是解决我们劳动力过剩的开始。”
“未来,还会有大量工厂在这些地方拔地而起,沙漠地区文盲率极高,合格的产业工人不能说没有,只能说是少而又少。”
“工厂想要正常生产运转,少不了我们提供的技术工人,林凯峰同志发来的电报中,还有一项内容,令我和老伙计深感佩服,大面积劳务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