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上)
“其一,岳相公自襄阳出兵,调川陕军马从商州支援,先取潼关、洛阳,再东进开封,之后,或是岳家军分兵两路,一路进山东,一路渡河取安阳,或是让韩相公自镇江北上取山东,岳相公则一意经略河北。”
“其二,则是从鄂州出兵,经郾城、颍昌直驱开封,去年北伐便是走的这条路,好处是速战速决,直接折损金兵的主力,不必一城一地地强攻。但须像当时一样诱敌深入,不然,郾城、颍昌都非能守之城,兀术若龟缩在开封不出,乃至于撤出开封保全实力,然后伺机袭扰,反倒麻烦。”
赵谅说完,自己先叹了口气,所谓时机难得,去年大好的局面,生生被赵构毁了,如今兀术怕是没那么容易挥师南下。好在和议没成,商州还不曾割让出去,经过这几年的经营,至少能作为转运粮草的据点,第一条路依旧可以走通。
不然真就十年之功毁于一旦了。
胡世将见到岳飞的时候,岳飞还同他说,“官家于细务或不娴熟,但心是好的”,如今看赵谅已经能把行军路线讲的头头是道,不由得对他生了更多好感。
“诚如官家所言,岳相公确实是想由西自东收复中原,只是不免有些难处。”
胡世将顿了顿,指望赵谅能再表现出方才的胸有成竹。
奈何这些岳飞没在奏章里写过,赵谅还不曾融会贯通到这地步。
还是李清照替他接话道:“一则,大军西进,京湖的防御不免空虚,像从前北伐时那样留下人驻守,是给岳相公凭添难处,因此,若是官家能派大军填补京湖防御的空缺,是最好不过的。二则,自张俊死后,江东和淮西的人马更是一盘散沙,岳相公若是在鄂州,遇到战事还能前去支援,但若是北进中原,倘若兀术铤而走险,南下江淮,又当如何抵御?”
赵谅揉着额头,看向胡世将,正想问他岳飞怎么说,忽然有些恍悟:“意思是,胡相公去建康督师,指挥江东和淮西的军马?”
若是这样,胡世将与赵鼎在地理上隔离开,两人的矛盾就不会显现的那么严重。而胡世将有在川陕指挥吴璘、杨政、郭浩诸将的经验,想来不至于闹出兵变一类的事。
胡世将点头:“非但如此,岳相公还希望官家能以鄂州为行在,带殿前司诸军驻扎到鄂州。如此,既可以填补北伐后京湖的兵力空缺,朝廷不在江东,兀术自江淮南下的可能也少得多。”
“啊……啊?”
岳飞也要他去鄂州?
赵鼎担忧地看向赵谅,觉得他大抵是不会同意的,不料赵谅竟点头道:“那好吧。赵相公,你看如何?”
赵鼎气的想摔筷子。
合着得是岳飞劝,官家才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