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议
夜半风雨未歇时,宰执们已齐聚在南阁中等候,连告病许久屡次上表恳求致仕的韩世忠,都出现在了此处。
昨夜大理寺的动静飞快地传遍临安,即便是没有资格每日朝参的官员,也纷纷冒雨到宫门外探听消息。只可惜,重新紧闭的宫门隔绝了他们的目光,赵谅在寝阁高卧时,百官正焦虑不安地四下奔走。
最不安的当属秦桧。他万万没想到,昨日还傻乎乎地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官家,一夜之间,杀张去为,挟杨沂中,放出岳飞,桩桩件件,都是在与他作对。
——他就不怕金人恼羞成怒南下进兵吗?
远在镇江的张俊解不了近处的危机,秦桧犹豫再三,在趁夜跑路和入宫陈情之间,还是选择去面见赵谅,希求扳回一城。
秦桧垂头丧气,主战派的韩世忠、王庶诸人,面上也并无得色。官家前后的行止反差太大,连他们也一样惊疑不定。倒是当事人李若朴,虽然位卑权轻,却被客客气气地请进了阁中,听众人询问。
他头一次到这样权贵云集的场合中,却只是苦着脸摊手:“诸位相公,下官和大宗正也是从黄内官那里拿到的手诏,旁的一概不知啊。”
这些消息外面都传遍了,显然不是众宰执想听的,他们更想知道的是官家的心思。奈何逼问再三,李若朴连官家对岳飞的态度都说不清楚,更遑论其他。
秦桧却不信官家在连岳飞的面都没见过的时候,就能把身家性命寄托上去,二人定是早有勾连,可惜他被赵谅傻乎乎的外表欺骗,竟然瞎了眼去拥立他。至于李若朴,想必是因为其兄与岳飞交好,才不肯说出实情,换作从前,他拿贬谪下狱作为威胁了,偏偏眼下自身难保,反而奈何不了他了。
*
玉漏滴尽,长夜将明。
宰执们各怀心事,趋步进入行宫大殿中,毫不意外地见到了理论上已经致仕数月的岳飞,以及御案后形容如昨,神情却大相径庭的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