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
朱祁钰没有杀他。朱祁钰果然没有杀他,也没有杀他的儿子,也许为礼法,也许终究心软,总之,朱祁镇活着。他在南宫住了几年,渐退出历史舞台,看似销声匿迹,但内心燃着恨意,一直烧到景泰八年。
夺门之变,朱祁镇复辟。】
景泰朝,自天幕开始便沉默的朱祁钰听到这里终于轻笑出声,于谦放下记录的纸笔,这对君臣像曾为国事伏案的每个深夜一样,默契地、无声地等待那一个已经可以窥探到的结局。
【景泰三年,朱祁钰废侄子朱见深为沂王,立儿子朱见济为太子。本来嘛,哥哥把家产败成那样,自己要死要活拉回正轨,百年之后还要把公司交给哥哥的儿子,谁能乐意?
可能倒霉的人会持续倒霉,一年后,太子夭折。钟同言:“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请求复立朱见深。
哦呦真是好深明大义的发言,好一个英宗忠臣,好一个国家柱石,看得人恨不得他儿子早点死了,大家在他伤心痛哭的时候敲锣打鼓说死得好啊死得好,赶快把你哥的孩子抱来继承家产吧。】
“钟复之子,”朱瞻基头也没抬,“既然认为景泰太子之死是罪人之子的天命,那他这个儿子也不必有了。查查钟同有没有出生,若未降世,阉了钟复,若生了,杖死。”
锦衣卫领命而去,殿内人埋首更深,为那句“罪人之子”。
【储位空悬,朝野不稳,朱祁钰开始徘徊后宫。但太子之死打击过大,又多年夙兴夜寐投身国事,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继承人问题再次摆上台面。
正月十六,内宫有消息称景泰大安,朝臣准备再议皇储,大约这一次帝王也会认命立太子,一切会走向新的、好的道路。奏疏写成时天色已晚,众人便等待第二日上朝再议。
然而景泰朝再没有第二日。
正月十七,石亨、徐有贞、太监曹吉祥取得孙太后懿旨,并张鞁、许彬、杨善、王骥等人在景泰帝病重时领兵来到南宫,请出朱祁镇。
朝臣们正等待康复的帝王,却看到太上皇堂而皇之地坐上皇位,徐有贞出号于众曰:“太上皇帝复位矣!”
一本奏疏,就差那么几个时辰。】
“查。”朱瞻基笔端不停。
“提到名字的,去查本朝是否出生,若确有其人,不问年岁,不问功绩,一并杀之。”
【英宗复辟后,问罪许多大臣,以谋逆之名处死于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