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产业链提案
半晌,周大功举了个例子:“没试过不代表不可以,而且其他乡镇也有成功的例子,比如沙溪乡,安江乡,荔山乡等等都有直通县城的公路,也正因此,他们的生产总值都是位列全县前茅,可以看出这就是交通便利的功劳。”
“周组长分析的对,但这种例子并不适用于凉水乡。”
赵扶光提出异议。
“相较于其他乡镇,凉水乡要更偏僻,离县城的路也更长。”
“如果单靠一条通往县城的路就能卖光滞销的橘子,那么凉水乡为什么不能把橘子卖给其他的乡镇?”
“我看过凉水乡的道路规划地图,跟另外四五个乡镇都有相连的道路,这些乡际道路已经存在好几年了,交通运输方面是达标了,但当地橘子为什么还是不能在其他乡镇形成长期有效的市场?”
村干部目目相觑。
“有关这个问题,我们此前有讨论过。”说话的是村委农牧产助理杨谷,只见他喝了口茶,慢条斯理道,“主要差距还是市场大小,我听说附近乡镇的村民有过在县城摆摊的经验,光一天的收入,就高达县城当地的基本工资,反观我们凉水乡,哪怕跟其他乡镇买卖,也很难达到这个工资标准。”
杨谷放下茶壶,接着道:“所以,这还是路的问题,如果凉水乡有一条通往县城的路,大概是可以效仿其他乡镇,到县城摆摊。”
“不,这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