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办银行?先问咱们答不答应!
“其一,官府银钱调度、官吏薪俸发放,以及百姓缴纳赋税,全都经过银行,光是这一条,就不可能行得通。”
于东波竖起一根手指,得意洋洋地说道。
见其他人依然不解,于东波提醒道:“你们仔细想想,要是真的这么弄,官府从上到下的官吏会答应?”
其他四家钱庄掌柜仔细想了想,随即恍然大悟。
一人朝于东波竖起大拇指,大笑道:“还是于大掌柜看得透彻,云逍子要是真的这么搞,银钱往来就没了火耗,官吏们上哪儿捞银子去?”
其他人跟着一阵笑,气氛顿时变得轻松了起来。
所谓火耗,又称“耗羡”、“羡余”,是正税之外无定例可循的附加税,也是朝廷默许州县官在收税时加征银两。
地方各州县在收完赋税后,要把老百姓上交的碎银子,熔炼后再铸成银锭。
由于老百姓的的碎银子纯度质量不一,在熔炼铸锭的过程中会出现损耗。
因此,地方州县在收税的时就会以“火耗”为由,多向老百姓收一些赋税。
由于大明官吏的薪俸低的可怜,地方官员靠这点俸禄,生活难以维计。
于是就靠盘剥百姓来大发横财,其中加收火耗,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笔收入来源。
朝廷虽然很清楚这些,却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正,吃苦的老百姓。
要是百姓缴纳赋税银子,直接通过银行,官府也就没了借口收取火耗银子,彻底失去了这笔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