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臭老九的女儿63
她这三艘的运气真是背的很,跟好运的二嫂相比,衬的三嫂真的是倒霉到家了,她两个嫂子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她大嫂进门三年就抱俩,还都是男娃,在林家脚算是跟站的稳稳的,平时家里有个啥事,那底气也是足足的,后来除了老三是个姑娘,又连生了两个儿子,一下四个儿子,村里谁不说她有福气,有那信命的结婚的时候还巴巴的求上门找她沾沾福气呢,真是走到哪儿都是村里小媳妇们羡慕的对象。
不像她三艘,嫁进林家十多年,连着生了四个闺女,小闺女出生的时候,还赶上饥荒,他们家虽说条件比一般人家好点儿,但架不住孩子也多啊,指望大哥一个人的补贴,也是紧巴巴的,更别提还要帮衬各种亲戚,最后是小的没养活,大的也没养好真是倒霉到家了。
老太太一听就“眼睛一瞪”“两个孩子就差几个月,你把小越的衣服给五柱,你让小越穿什么到时候让女婿知道了,小心落埋怨”
母女俩在屋里说着悄悄话,厨房的母女俩也在说悄悄话。
“娘,奶跟小姑肯定在说四柱的事儿,你信不信”四麦说着还撇了撇嘴,“四柱最近可狂了,走哪儿都鼻孔朝天,我说他两句,还跟我急眼,切”
“娘,大伯真的要过继四柱吗”
“不过继四柱还能过继谁”林三媳妇倒是想的开的很,横竖自家就一个儿子,那就是自己的命,肯定不能过继出去,至于过继谁,爱谁谁。
四麦叹了口气“那四柱是不是就能进城了”进城多好啊,可以每天吃肉包子,顿顿红烧肉,还能住楼房,四麦越想越羡慕,“我也想进城,大伯还说要带我们进城玩,结果奶偏不让。”
“整天就知道白日发梦”三麦抱着一捆柴火进来,嫌弃的瞥了一眼小妹,将柴火放下,倒了一碗水等凉了喝,“你知道大伯单位离咱这儿有多远吗,还以为是去县城呢,一天就能来回”
“你少说两句”林三媳妇怕两个闺女吵起来,赶忙打起了圆场,她也纳闷的很,她和林老三都不是急性子,怎么偏偏生个炮仗性子的闺女。
“你妹妹就是随口说说,你至于这么上纲上线嘛”
四麦哼了一声“我说说怎么了,说说还不行了”
三麦淡淡扫了一眼四麦,懒得搭理这个蠢妹妹,转而跟林三媳妇说起了林小姑的事儿“奶又跟小姑嘀咕事儿呢吧”
林三媳妇白了她一眼,又继续在那切菜“大人的事儿,你个孩子少管”
三麦不以为然“她们啊就是瞎折腾,大伯的事儿才轮不到她们做主呢”别看她小,可她看的明白着呢,她大伯是个有主意的,才不会听奶她们的话。
林三媳妇眉头一皱“你大伯的事儿轮的着你一个小辈说叨”
三麦搬了个凳子坐下“本来就是”
“横竖跟咱们没关系,你别多嘴,小心被你二娘听见,寻你晦气”林三媳妇警告,她二嫂最近算是春风得意,这要是二闺女说闲话被她听着了,一准要闹。
“你当我跟四麦一样傻啊”三麦嫌弃的瞥了眼正在对她瞪眼的四麦,“你瞪我干啥,难不成我说错了你说你蠢不蠢,人家四柱如今正得意呢,偏你不长眼,非说些有的没的酸话,人能看你顺眼吗”
她们姐妹三个,就四麦最蠢,偏还自以为自己很聪明,真是蠢的没边儿。
四麦气的半死“要你管”说完还跟亲娘告状,“娘,你看她,还是亲姐妹呢,整天就知道数落我”
“你要不是我亲妹子,我才懒得管你呢”三麦翻了个白眼。
眼看两个冤家又要吵起来,林三媳妇头疼“三麦,你去看看你弟弟,今儿有好菜,让他早点儿回来。”
三麦不动如山“娘,你儿子精着呢,谁错过饭点儿,你宝贝儿子也不会错过的”那小家伙儿不愧是她亲弟弟,真是候精猴精的,到饭点儿,早就颠颠儿的跑回来了,哪里还用的着人喊。
说起宝贝儿子的机灵劲儿,林三媳妇脸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你大伯也说你弟聪明呢”大伯子说了,等过两年孩子大了,就送去上学,学费不够他来出,就冲这一点儿,林三媳妇就感激他一辈子,想起大伯子的遭遇,林三媳妇就是一声长叹,“真是好人没好报,你大伯多好的人啊,偏偏就”
说着转过头郑重的看着两个闺女“你们大伯对你们几个可不孬,每次回来,你堂哥他们有的,你们也有,从来没有亏待过你们,以后你们可得好好孝顺他,忘恩负义的事儿咱不能做,都听见了”
姐妹两个都连连点头,三麦也替大伯可惜“也不知道大伯什么时候带大伯娘回来”上次大伯的信儿,可是当着全家人的面念的,她们全都知道了大伯的那件事儿。
林三媳妇手上活计不停“估计得五一了吧,他们平时那么忙,也只有五一才有空。”提起还没见过的大嫂,林三媳妇忍不住跟两闺女嘀咕,“也不知道人家女同志知道家里要给你们大伯过继孩子,会不会闹”
将心比心,这事换成她,她肯定心里不痛快,搁谁凭白多出那么大一便宜儿子,都不会高兴。
“闹啥啊,你没听信上说么,人家女方带着孩子呢”四麦十二岁了,有些事还不大懂,可她也知道大伯是国家干部,找个二婚头绝对是委屈了的。
三麦端起碗喝了一口水,沉思了一会儿“应该不会吧,那女的离过婚还带着三个孩子,就这条件”要不是大伯那什么,就凭他的条件,怎么都不会轮到一个带着三个拖油瓶的二婚头吧。
林三媳妇听闺女说的不像话,转手给了她一个毛栗子“你一个姑娘家,说的什么话那是你个黄花闺女能说的出口的”四麦离的远,也挨了林三媳妇的一个瞪眼,“你也是,都给我皮紧着些,大人的事儿还轮不到你们小辈议论”
三麦揉了揉刚才被打的部位,狡辩道“这有什么,我都十四了”过两年也要找婆家了,提前了解一下有什么不对,这叫未雨绸缪,她娘什么都不懂,就知道打她。
林三媳妇看她狡辩,举着手“你还有理了还”同时心底有点后悔,早知道该约束着几个孩子,不让她们听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随着家里几个大的年岁大了可以相看了,家里门槛都快被媒人踩烂了,家里几个孩子平时没少偷听,以前还觉得多听听长长见识以后一定得多注意点儿,可不能让孩子学歪了。
三麦鼓着腮帮子,到底不敢再还嘴,林三媳妇哼了一声,指了指篮子里刚择好的菜“去把菜洗了,省的在这说些有的没的,把你能的”
看三麦吃瘪,四麦在边上幸灾乐祸的看她的笑话,三麦瞪了她一眼,就拎着篮子出去了。
林三媳妇冷眼扫了一眼四麦“别看你姐虎了吧唧,可人家说的都是实在话”看小闺女傻乎乎的不以为意,也没了教导的心思,“都是我生的,也不知道你随了谁,家里就你一个脑子不灵光”
这边林三媳妇是再懒得跟小闺女闲话,那边林小姑母女已经初步达成了一致。
“行,回去我就写信”办成一件事,林小姑放松了不少,转而说起了别的,“那大哥说的那对象”、
对于她大哥写的那个二婚头,林小姑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满意,她大哥那么好的条件,哪里能娶个带拖油瓶的二婚头呢,但有些话不是她个外嫁女能说的,一个是,免得人背后说她手伸的太长,搅和的娘家不安生。
另一个就是,她也不想把后路都给堵死了,有些事情不到最后一步,谁都说不准,万一最后大哥不听她们的劝,非要娶那个女人,她现在要是蹦跶的欢,不是把未来大嫂给得罪死了吗。
老太太不知道老闺女肚子里的弯弯绕绕,她是明晃晃的把一切都摆在脸上嫌弃的直撇嘴“你大哥脑子糊涂了,咱可不能依他”
她儿子那么好,怎么能娶个二婚头就算,就算是那方面不行了,也不用找个带拖油瓶的二婚头吧,就凭她儿子那么好的条件,就是娶个黄花大闺女那也是娶得的。
所以儿子在信上写的那事儿,她是一点儿都没往心里去,只当儿子才知道自己那方面不行,受了刺激,等老中医治好儿子身上的“病”,也就没那个女人什么事了。
“回头你在信上可别提那个女人的事儿,咱啊,不做那得罪人的事儿,回头等你大哥身子好了,他自己就能料理清楚,用不着咱们插手”
林小姑深以为然“还是娘厉害”
老太太拍了拍老闺女的手“你大哥的事儿,你上点儿心,以后少不了你的好处”要说他们兄妹几个,就数老闺女沾的光最多,以后外孙们长大了,也少不了舅舅的帮衬。
这个倒不是老太太偏心林小姑,主要是林家两兄弟没赶上好时候,他们大哥混出来的时候,他们都岁数一大把了,又不认识字,加上家里孩子又小,实在离不开人。
再说老母亲眼睛看不见了,身边没个亲儿子肯定不行,在乡下的总共就两儿子,就算老太太能逼着大儿子安排一个进城,那是安排老二好还是老三好给谁都不合适,别到时候为一个进城的名额,两兄弟闹起来就得不偿失了,最后这事就这么不了了之。
后来小辈们长大了,老太太就给老大提了提,后者直接给大侄子在城里找了个临时工的工作,如今做了快三年,马上就要转正了,这不,家里的门槛都快被媒婆踩烂了。
至于林老三家,前面生的都是闺女,不管林老三自己还是老太太,都没提工作的事儿,笑话,人情哪里能用到几个丫头片子头上老太太不提,林老大自然不会没事找事儿,
“瞧娘说的,我是忘恩负义的人嘛,大哥对我这么好,我回报一二不是应当应分的”
林小姑心里跟明镜似的,哪里不懂其中的道道这也是林小姑不愿意大哥过继二哥家孩子的原因,资源就那么点儿,给他多了,给别人就少了,二哥家儿子那么多,要是过继了二哥家的孩子,那以后还有她家孩子什么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