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被资本家遗弃的姨太太4
张嫂跑路的第二天刚好是周六,好巧不巧的,这天也正好是离县城不远的洛南公社赶大集的日子,到时候四里八乡的农民们都会去赶集,大家都想和城里人换些工业品、日用品。
小哲哲也会在这一天跟着邻居们一起赶大集,理由都是现成的,前面两个帮佣给他爹送东西,张嫂乡下孩子生病请假回家,家里没人干活了。
对于陈家让个小孩子去,他们也能理解,如今陈家家里只有他们母子两人,三姨太不能出门,只能让个孩子出来了。
小孩子再小也是主子,回头陈老爷就是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但是换成三姨太就不一样了,谁家会让姨太太出门瞎逛呢
邻居们理解是理解了,还是忍不住心里泛酸,都有手有脚的,为啥就不能自己打扫卫生、收拾家务非得找短工帮忙,找人也就找人吧,为啥还得一次找三个呢
显摆自己多有钱,自家地方有多大
不管心里怎么羡慕嫉妒恨,面上还是一点不敢露的,人家当初可是捐了大把大把的钱,跟首都的大首长都能攀上关系,他们惹不起。
更别说,他们如今住的房子还是人家“捐”出来的呢,这要搁解放前,像他们这样的泥腿子连人的面都见不着,哪还有可能住人家的房子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他们能住过来,纯粹是运气好。
陈家的邻居们是县政府成立后,分过来的一些机关干部,负责都是文职类工作,像是左边的邻居就属于民政部门,右边邻居干的就是财政方面的工作。
还有一些两边都不靠,就是因为后台硬,硬挤到这边来的。
他们现在住的房子原先都是陈家的跨院偏院,是县城里除了陈家主宅以外差不多最好的房子,大家都想住过来。
当时为了这一片房子,上面没少扯皮。
解放初,国内还不太平,军老大的地位不可撼动,当时公安、武装部都想住过来,但最后被上面的上面给否了。
上面的上面主要是怕引起陈家的不满,他们心里可能没想着要“包围”、“监视”,但保不齐人家心里这么嘀咕。
经过几方大佬慎重考虑,才拒绝了地方武装
的要求,陈家也是为新zg的事业做出过大贡献的,他们还是不要做一些让有功人士误会的事吧。
后来么,住过来的就是一些普通的文职人员,一个gāo • guān都没有,但是住过来的人特别多,大点的房间还被隔成两半,一个跨院里面住二三十口人很正常。
所有,陈家的左右邻居是有很多人的,说陈家陷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咳咳好像也没说错,他们家每天来了个什么人,出去干了个什么事儿,不出一天,左右邻居就都知道了。
萧圆母子想要转移资产,第一个难关就是这些邻居们。
这些邻居们家境普通,好多还要寄钱回乡下支援父母兄弟侄子侄女,一般碰上这样的大集,他们肯定会去换点粮食什么的,小哲哲就要跟他们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