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靖康变君臣几多难 第八十三章 匹夫难逞雄
钦宗听之不喜,说道:“师道将军老而知兵,且位高权重,怎可受汝节制?”于是下旨升种师道为检校少傅、京畿两河宣抚使,节制来援京师的诸道兵马。又封姚平仲为都统制,接应四方勤王之师,一同归于宣抚司。同时命城外前后军皆属种师道节制,只余城中左、右、中军人马由李纲所率行营司管辖。自此大军一分为二,不得统一。
之后种师道回营观看完颜宗望军势,回朝对钦宗皇帝建言:“请缓给金军币帛,使其缓归,大军扼守要道,则可将其全歼黄河以南。”钦宗不准。
种师道又上奏章道:“三镇不可弃,城下不可战。朝廷固坚守和议,俟姚古来,兵势益甚,然后使人往谕金人,以三镇系国家边要,决不可割,宁以其赋入增作岁币,庶得和好久远。如此三两返,势须逗留半月。重兵密迩,彼必不敢远去劫掠。孳生监粮草渐竭,不免北还,俟其过河,以骑兵尾袭。至真定、中山两镇,必不肯下。彼腹背受敌,可以得志。”
不得不说,种师道从军数十年,乃是极有眼光之人,若是依他之计,只怕完颜宗望大军将尽数送在中原大地之上了。可惜钦宗皇帝早被前番苦战惊得失了魂,只盼金军早离城下,好让自己可以苟安片刻,于是不准种师道之奏。
又过几日,姚古的熙河大军也已到达汴京,此时宋军兵威更甚。而姚平仲却向钦宗皇帝密奏,说种师道消极怠军,不得速战以退金兵,钦宗听了他的话,便命城下诸军由姚平仲节度。同时下诏命种师道出兵,种师道欲等其弟种师中来此之后,再过河出击。钦宗此时求战心切,于是召众将上殿议事。
李纲献计道:“金人贪婪,凶威日盛,必以重兵以克其势。其虽然大张旗鼓而来,但实则不过六万之众,又在城下数战,折损不少。而我军勤王之师云集城下已有二十万余,是其数倍之多。金人孤军深入,无异于猛兽自陷牢笼,当以计取之,不必与之对攻。如今之计,最好以重兵扼守河津之地,绝其粮道,再分兵各处收复各处郡县,待其游骑来袭时迎头痛击。大军则向金营逼近,但却坚壁勿战,待其食尽力竭,然后众军出战,檄其誓书,解三镇之危,纵其北归。待金人渡河之时,半渡而击,则必胜矣!”
钦宗皇帝闻言大喜,深以为然,于是定下日子出兵,众将散去。
出得朝来,姚平仲心想:“若是这般耽搁,待得种师中至,大功岂不是尽要归了种家兄弟?不如趁夜起兵,攻破金营,拿了完颜宗望,救回康王,岂不是大功一件?”姚平仲主意已定,于是立即整备军马万人,准备趁夜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