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宋鼎 > 第四十七章 轨道

第四十七章 轨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你看军使大人说的这些,未载于任何典籍,他自身又年齿尚浅,必是传说中“生而知之”的神迹。

用试验轨道实实在在的展示了运力提升的效果,贾旭又给诸将算了一笔账。

其实他之前也想过将高炉建在石碌,但是综合各方面考虑,最后还是决定把矿石拉回来炼。如果是在石碌当地炼铁,也一样要将成品运到昌化来,而且还要将原料焦炭从昌化运到石碌去,这一来一回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也不比将铁矿石运过来要省多少。

而且若是在石碌炼铁,则后续铸造各种铁器的相关工艺步骤也势必要放在石碌进行,这样他们不仅需要维持相当数量的匠师在当地,还需要更多数量的人来保障他们的生活,给他们洗衣服做饭,派兵保卫他们不受周围黎峒袭扰。这么一波又一波地把人填进去,就相当于要在那边的荒郊野岭里再造一座城,这已经超出了此时贾旭的能力极限,也与之前的规划背道而驰。

贾旭之所以把原南宁军的三县并作如今昌化军的一县,顶着南面二县人的骂将他们迁来昌化,就是因为人口本就太少,又分散各地难以形成合力。还是要把力量都集中到一处,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

而且因为地势的原因,从石碌到昌化多为下坡,运矿石时更省力;从昌化到石碌则相应的多为上坡,但返程的马车只需携带少许粮食和补给品,总比运送矿石要轻得多。

所以算来算去,还是在石碌当地采矿,然后将矿石运到昌化来炼制,最为划算。

当然,最终说服张世杰的,还是贾旭的那一句话:“这点铁算得了什么,石碌那里,可是有无数的铁山等着我们把它们搬回来!”

取得了麾下诸将的支持之后,贾旭便立刻开始了轨道的铺设工程,并再次动员了全城之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